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1950年前后,正是中国红色浪潮最浓烈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中华大地上,充斥着在现在看来最纯的集体主义精神,人们的思想也是最单纯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生活,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主要体现在思考子女问题的方式,还有就是对待感情的观念。
他们的一生,是被烙上了印记的
(老一辈的生活轨迹)
就连他们自己也很难说清楚,那个时候的生活有多么的简单。
今天的风,似乎比往日更冷一些,笔者与同事依旧行走在大街上寻找采访对象,并不是说这个是平日里的日常工作必须去做,而是我们非常热爱这种工作状态,去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这些缓慢而快速,幽默而忧伤,再一气呵成的内心故事,实在是无需多余的话来作为导语的。
下午时分,我们在东郊记忆的大门处,遇到了眼前的这对老年夫妇。
这实在是太有画面感了,在这个本来就充满历史岁月痕迹的地方,他们就这样安静的坐着,岁月静好,时光无声,期间偶尔低声说上几句话,再无其他动作。
我们借着机会上去问能否对他们进行一次简短的采访,老两口很热情的答应了。通过了解得知,爷爷姓顾,婆婆姓罗,二老年龄差不多大,都是70来岁,被子女接到成都来生活,就住附近。
这一路走来,从相识到结婚已经48个年头有余,这个年数和“金婚”相差无几了。出于好奇,我们想了解下他们相识相知的过程,本以为老人家会避而不谈,没想到老爷子十分大方,告诉我们他和老伴不是自己认识的,当时在同一个生产队挣工分,通过双方的父母定下的这门亲事,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提倡自由恋爱。爷爷说完这话,婆婆在一旁听得入神,我也放佛进入了电影的黑白胶片中一样,感叹到,在那个社会大团结中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二人走过的,是怎样的青春啊。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