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巴州区平梁镇枣儿塘村的马先生打进晚报新闻热线反映称,该村多人患食道癌,村民怀疑饮用水源有问题。平梁镇党委负责人表示,将组织乡镇水管站工作人员进行排查,联合区疾控中心对水源进行检测。
平梁镇枣儿塘村两年来多人患癌
巴州区平梁镇枣儿塘村的马先生称,上月,枣儿塘村7社69岁的村民马某去世,这是该社今年第三个去世的癌症患者,还有3名癌症患者躺在病床上。整个枣儿塘村两年内去世和健在的共有20来人患癌症,其中仅249人的七社占了7人,且都是食道癌。
枣儿塘村村支书方乾福告诉晚报记者,村民所说的数据有误,并没有这么多人患癌症。“这个数据里有些是白血病等大病,也被算成了癌症。”方乾福说,7社的情况基本属实,目前有4名癌症患者,3名男性患者是食道癌,1名女性患者是宫颈癌。
村民怀疑是井水水质有问题
枣儿塘村七社大部分村民是掘井取水,都是多年的老水井。
马世恩是枣儿塘村卫生站的医务人员,他家用的是家旁水井的水,这口井已有40年历史了。“你看这里面,我昨天才把烧水壶洗干净了,才烧了3次水,里面又是一层水垢。”马世恩说。
村里癌症患者突然多了起来,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村民们怀疑是水源、土壤等出了问题,要求村里找相关单位检验一下。“我们找过区疾控中心,但检测一口井至少需要1000元,仅七社就有10多口井,对全村的全部水井进行检测需要一大笔资金。”方乾福说,村委会确实没钱,这笔钱谁来出也成了问题。
食管癌是多种因素所致的疾病
市中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袁冬梅告诉晚报记者,有调查资料显示,食管癌可能是多种因素所致,水源只是其中一类,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水质问题导致多名村民患癌症。此外,食道癌本是多发、高发病。
“一般来讲,食管癌可能与长期饮烈性酒、嗜好吸烟,食物过硬、过热、进食过快,引起慢性刺激、炎症、创伤或口腔不洁、龋齿等均有关。”袁冬梅认为,长期食用泡菜、腌菜、辣椒等食物导致食道癌发生的可能性要大于水质的影响,但她还是建议该村进行一次水质检测。
将立即展开调查
巴州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水质检测项目多达数百项,检测工作耗时费力,专门抽检一口井1000元并不贵。根据枣儿塘村实际情况,建议下个季度普检时一起检测,那样每口井将节省不少钱。
平梁镇党委书记吴圣明表示,因为该村村委会并未将此情况上报,目前尚不清楚具体原因。接下来,将立即组织镇水管站工作人员前往该村调查,如果有必要将联合区疾控中心进行水质、土壤检测。
■链接 如何预防食道癌
市中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袁冬梅表示,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预防食道癌,首先要讲究卫生,注意饮食,不吃发酵霉变食物,去除不良嗜好和习惯。“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千万不要生闷气而使心情压抑。”袁冬梅说,中医认为,肝气瘀阻,肝郁气滞会直接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和气化功能。所以心情愉悦,肝气舒畅,对于食道癌的预防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要少喝酒、吸烟、吃辣椒等,避免对胃肠道刺激。此外,市民可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晚报记者 石耀东 郑钧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