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巴中12月19日讯(记者 蓝秋)近日,市民陈先生打进本网热线称:自己的父母在巴州区渔溪镇农业银行存入3000元,而银行的储蓄员在没有经过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直接把这3000元现金转成了太平人寿保险,陈先生及其父母很是不解,希望巴州区渔溪镇农业银行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
对此,本网记者于17日上午到巴州区渔溪镇进行了采访。 办理保险的各类单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和陈先生一样,渔溪镇街道的很多老百姓家中都有一份相同的保险单,而办理该保险的都是渔溪镇农业银行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文光全。据街道老百姓们介绍,他们之前存入银行的金额有8万,4万,两万多,几千元的不等,而且这些储户本人都是上了年纪或者不认识字,“银行的这位工作人员就是抓住了我们这样的弱点,才让我们上当的。”几位老百姓告诉记者。 保险贷款单据
对于此事,储户喻女士回忆:“我和老伴是在2007年6月16日那天到渔溪镇农业银行存了5万元,但存折上显示在同一时间出现“现开、现支(太平人)”的字样,我们觉得不对头,当天下午我就同老伴去银行退款,但银行的人说:‘不能退,时间还没有到期,要五年后才能取出,而且还有很高的利润。’”
一位姓杨的女士告诉记者:“我们是把钱交到营业所,由营业所的人统一交到农业银行的,而营业所拿回来的都是保险单,并且没到五年都不能取,就是三年也不行。而且存的钱不扣税,还有利润可图。后来还去银行问了,说的是五年到了就有相当高的利润,而且还是利滚利。”
渔溪镇杨先生的遭遇更为严重,他是2007年7月17日存入的24000元,在去年急需用钱之际,到银行去取钱,银行的人说现在取钱只有18000元。钱不能取,但是又急需用,银行就建议拿保险单做担保,向银行贷款,而贷款年利率是6.5%。 现存现取的存折
在向街坊了解情况时,身旁也围观了很多人,说到保险,他们每个人都是气不打一处来,都是去银行存钱,结果被办成了保险,要是退钱还不会退完,每年一到期就要续费三千,很多老百姓都是重复的存入,重复的被转成保险。
据爆料人陈先生父亲透露,在办理业务后,储蓄员文光告诉他若上海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打电话询问,就说是自己自愿购买保险的。
对于老百姓反映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巴州区渔溪镇农业银行营业厅。工作人员声称领导不在,对于老百姓所说的情况,该营业厅李姓年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光全已经不在这里工作了。”该工作人员将原来办理的一些单据找了出来,并告诉记者:“原来办理的程序都是对的,而且老百姓都是签了字的,老百姓现在的说法都是些片面之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