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面前没有死者为大的豁免,应按党纪要求开除宗庆后党籍撤销荣誉
[color=rgba(0, 0, 0, 0.3)] 谢歌说事
网络热议“宗庆后事件”,舆论称,宗庆后的原始欲望几乎撕碎了他生前所有的伪装。这位被称为“布鞋企业家”的宗庆后,就连“布鞋”也遮不住他的伪善、堕落与溃烂。
布鞋褪色,露出的是资本与欲望的脚。
宗庆后最令人不齿的是他的双标与虚伪,他最精明的表演莫过于将民族企业家的标签与资本外逃的实质完美切割。他曾在公开场合痛斥“有些企业家把资产转移到国外,把孩子送出去,忘了本”。可他呢?他自己却早已为三个子女铺好美国国籍的路。这位口口声声标榜不忘初心的党员企业家,用行动将两面派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上高呼回报祖国,台下将21亿美元财富悄无声息转移境外;嘴上宣称只爱一人,却在合法婚姻存续期间与多人育有子女。一面痛斥企业家忘本,一面暗中把三个孩子送入美国国籍。他口中的爱国与“专情”,不过是粉饰私欲的遮羞布;他头顶的党员光环与荣誉头衔,终究遮不住灵魂深处的溃烂。
宗庆后如此分裂的人生,与其说是晚节不保,不如说是本色暴露。当“布鞋企业家”的标签成为道德遮羞布,爱国情怀成为财富转移的障眼法,宗庆后的人生剧本,就已经不是励志传奇,而是一场双面人闹剧。可就是这样一个两面人的他,享受着党员身份带来的荣誉与资源,却直到去世都未向党组织坦白重婚、资本外逃等严重问题,更未被撤销荣誉。
规则面前,没有“死者为大”的豁免。按照党纪规定,有问题的人即使去世,仍可开除党籍、撤销荣誉,而对宗庆后最后的盖棺定论正是对党纪这一规则的迫切呼唤。宗庆后的财富转移、重婚行为、双面人生,早已突破了一个党员的道德与法律的底线。撤销宗庆后的党籍与荣誉称号,不是对死者的不敬,而是对党纪的尊重、对诚信的捍卫、对规则的坚守、对真正爱国者的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