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尚未度过危险期 黄晨灏 中华儒家经济文化论坛 探索 2009年5月2日星期六 今年,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北京发表演讲时驳斥了“中国威胁论”。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带来了机遇。日、中两国今后都不会成为军事大国,互不成为威胁,应朝着和平发展的方向加强合作。 麻生太郎访问中国期间,参观日本文化中心。他与中国电影导演冯小刚交流时说,电影《非诚勿扰》上映后,中国人对日本的环境和日本人的生活细节更加感兴趣,许多中国人到北海道旅游。 毫无疑问,这是日本政府首脑对中国和全体民众的一种积极示爱信号。 现在的关键问题:中日关系任然处于非常敏感时期,很多时候会因为一件小事情,一触即发,不可收拾。其主要原因,日本曾经发动过那一场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以及接下来对中国民众赔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它让饱受过战争创伤的老一代中国人无法接受。如此循环往复,成为了中日关系问题上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 无需调查,在现代中国人心目中,如何妥善处理中日两国历史问题,已经演变为中国民众拷问日本政府诚信化程度的唯一标准。 我们非常遗憾,更不明白,日本发动过对中国侵略战争这一历史事实,为什么转身不认账、不去积极面对与处理战败后的遗留问题。这不是跟推崇,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的日本民族精神,背道而驰? 中华民族最诚信,全世界有目共睹。儒家文化中“大中国”理念,历代都贯穿进入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骨子里。无论是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所有华人华侨,无不如此! 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日本政府应该向中国研修生示爱》的文章,被全球一体化国内外主流网络媒体广泛刊登。大意是,“我们更不应该回避,中日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部分,应该是民族矛盾。这种深埋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心中的耻辱与仇恨,又将如何去化解。这才是日本政府,需要认真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我相信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先生,这次中国之行是“友善、和谐”的。他对于化解中日民间敌意,增进中日各种领域里文化交流有很大好处。但是,他离日本政府正确面对、敢于面对,如,二战期间被日本军人凌辱尚健在的慰安妇们、强征的中国劳工等赔偿问题,妥善处理。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呢? 与日本政府只面对现实和未来,不敢正视历史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做法相比较。我们中国民众总感觉一头雾水,日本人的诚信程度,有待认真考量。 最后,我们再次祝愿,中日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为“东、南、亚”,乃至全球经济和人类和平,做出更多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