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此帖的初衷,是不鼓励人们再津津乐道那些护航新闻。如果通过一些楼层的回复,你理解成骂政府,也靠谱。
有一种理论,认为政府对任何公共事物的处理,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那么质疑与反对,就必须存在。在美国,还甚至有因为此原因,终其任期,只投反对票的议员。这种朴素理论,它拥有事无巨细修正行政行为的能力,我信奉这理论。
作为非专业人员,提出质疑,当然以事实依据和统计数据表明较为客观。但我认为,也可以以自我感受为基础提出。这种“小样本”的意义在于对某些一边倒的舆论环境提出反思。它存在即有理由,而这些理由是否有道理,是否重要,除非了个人感情因素后是否具有建设性,能否改进工作,需要专业人士判读决定。情绪化的表达,很多时候是对客观现实的映射,不能一味划为非理性,对之完全否定。
通过回复,我看到也有一些网友观点与我相同,简单统计了一下,参予讨论的网友共36人,支持者41%,反对者52%……我不清楚,统计学上这算什么样本,但至少可以了解,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政府的行为持有反感,至少表示,这并非独立的个人感受。
另外我想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绝对化问题。如果仅仅质疑了一个问题的一部分,就认为是对整体的否定,这显然不符合事实。比如你认为的:“按(我)你的意见放弃应急管理”,我的本意实际上是质疑其中是否存在对公共资源的不合理运用。如果绝对化了,一方立场的性质都被完全改变了,也就丧失了讨论的客观性。
无论是自由主义者,还是左派群体,我理解的都是爱国者,希望国家好起来。我认为他们与政府彼此聆听,特别是政府,习惯了种种诘难质疑,才可以真正让这个国家进步。闭目塞听的结果,往往只能是冲突,这是经历过种种检验的社会规则。这也应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