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广场每年恢复损坏的公共设施,要花二三十万
园林设施保守估计每年损失超过50万
7处公共地段体育设施一年维护费用近10万元
市政设施人为损毁造成的损失上百万
美丽的绿心环线,连公厕都频遭“黑手”
每年损失数百万 美丽乐山“很受伤”
公共设施不属于某一个人,却关联着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
白岩竹溪公园开园不到半月,公共设施频遭“黑手”(本报6月17日报道),令人痛心。那么,乐山城区及周边公共设施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昨(21)日,记者走访了乐山城区公共设施的管护部门,了解到情况让人揪心:尽管这些部门在管护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人为损坏公共设施的情况仍非常严重,甚至已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1 园林设施 保守估计每年损失超过50万
“保守估计,乐山城区每年被人为破坏的园林设施,用作恢复的花费在50万元以上。”乐山市风景园林局生技科万科长说。主要损坏表现为践踏灌木、花草,人为损坏PVC塑钢护栏、椅凳等园林设施。就连高大的行道树也难逃厄运,曾出现行道树被车撞、或被商家砍伐的情况。
万科长说,园林设施被损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别人爱护公共设施意识不够,但有时也与客观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在乐山城区嘉州大道上,有许多商家把材料摆到人行道上,行人通行不便。这一路段,绿化植物被践踏的情况较为严重。在乐山城区春华广场,许多摊点摆到了广场上,大量硬质地面被占用。许多前来休闲的市民便在广场的草坪上活动,导致大片的草坪被践踏。
典型案例
草坪补好不久又被踩坏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乐山城区悦江苑文化体育广场,广场靠里一侧的草坪已变得光秃秃的了,祼露的全是红色的泥土,几近“寸草不生”的状态。
万科长说,这个广场不大,但前来休闲的人特别多。傍晚时,跳舞的人占用了广场很大一部分硬质地面,很多市民就跑到草坪上去休闲,导致这一广场草坪被踩严重。仅去年,园林部门就在这个广场上补过两次。今年年初,园林部门再次补了草坪。万科长说,仅这三次补草坪,就花了数万元维护费用。
措施
加强宣传联合巡查
万科长介绍,针对园林设施被人为破坏,园林部门加强了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破坏行为,但由于园林部门没有执法权,收效并不大。园林部门还通过媒体、上街宣传等多种渠道加强了宣传,呼吁市民提高意识,爱护园林设施。此外,园林部门还联合城管、公安、社区等部门人员进行巡查,制止和查处破坏行为。
2 体育设施 不按规程使用是“首凶”
乐山市中区文体局负责管理乐山城区乐山广场、春华广场、阳光广场等7处公共地段的公益体育设施。“这7处共有体育设施58件,一年的维护费用需近10万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维护费用是因人为破坏产生的。”乐山市中区文体局体育股股长余曦说。
之前出现过有人用铁锤或石头砸、盗取体育器械的情况,但不按规程使用体育器械才是体育器械损坏的主要原因。比如在使用太极推揉器时,使用者应像转动方向盘一样,在一个平面转动铁盘,但有人却上下掰动,导致铁盘松动甚至脱落。在使用转体训练器时,不按规定使用同样会造成下方铁盘脱落。
典型案例
设施还未维护好又被损坏
前年3月,市中区文体局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东坡广场的太空漫步器损坏,不能使用。于是,他们联系厂家,对这个器械进行了更换,并在一旁立了一块“水泥未干,请勿使用”的告示牌。
但在安装后的第三天,余曦就接到高墩子社区的工作人员反映,有人在水泥未干的情况下使该器械,导致器械基座不稳,不能正常使用。市中区文体局只好请人重新固定基座。
措施
及时发现及时维修
针对体育设施人为损坏情况,文体部门积极与社区联系,请社区派人进行看护,及时劝阻人为损坏公共体育设施的行为。将巡查工作常态化,市中区文体局工作人员每月会对其管护的体育设施进行巡查,每季度,市体育局工作人员还将会同区文体局工作人员对设施进行巡查,发现有损坏的,及时排除隐患。
3 市政设施 人为损毁造成的损失以百万计
乐山市市政工程总公司主要管护车行道路、人行道、排水设施、桥梁、路灯及亮化工程设施等公共设施。该公司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处处长管剑和路灯管理处处长蔡金森分别结合自己管护的公共设施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乐山城区有许多人行道铺的是地砖。随着车辆的增多,许多人把车停到人行道上,很容易把地砖或路基压坏,甚至把人行道上的窨井盖压坏。另外,无证开挖人行道,开挖后不按要求恢复原状等,也是人为损坏人行道的重要因素。据介绍,仅去年,市政总公司恢复春华路等路段被人为损坏的人行道,耗资就在一百万元以上。另一类损坏与偷盗有关,近三年,乐山城区铁质窨井盖、铁质雨水篦被盗达三四百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路灯及亮化设施因有铜电缆等价值较高的材料,也时常遭到“黑手”。针对路灯的电缆设施的偷盗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和远离城区的县际公路上。今年,乐峨路上就发生了两起针对路灯设施的偷盗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达5万元。
典型案例
小偷钻停电空子 偷盗路灯变压箱
今年6月14日凌晨,路灯管理处工作人员通过远程系统发现乐峨路符溪段供电中断。随后,工作人员与供电部门联系,供电部门称该路段因电路故障,正在检修。
停电检修本是很正常的事,可当天上午9时许,路灯管理处工作人员巡查时却傻了眼。工作人员发现,该路段的一个路灯专用变压箱的门被撬开了,变压箱里连结的铜牌及电缆线被盗。原来,小偷钻了电力部门检修的空子,趁夜对路灯专用变压箱下了“黑手”。这一偷盗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多元,该路段路灯3天无法照明。
措施
采取有力的防盗措施
针对市政设施被盗情况,市政总公司采取多项措施。首先,更换了大量排水设施中的铁质窨井盖和铁质雨水篦,取而代之的是不能当废品卖钱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设施。路灯电缆埋设在路边绿化道下,每隔几米,市政人员就将保护管道切割开,用混凝土将电缆和保护管道牢牢固定,有效地预防了大量电缆被盗的情况发生。
本报记者 欧军 文/图
A 四大广场
一年人为损坏造成损失二三十万
乐山广场管理处负责乐山城区阳光广场、肖公嘴旅游文化广场 、沫若广场和乐山广场的管理维护。
“这四个广场,每年恢复人为损坏的公共设施,就要花20万到30万元。”该处管理科科长王韬告诉记者。
据悉,这四大广场的绿化带周围设置了PVC塑钢护栏,共计4800米,但每周,工作人员就要对近800米的护栏进行加固。草坪、绿化带遭践踏,折断枝条,乱摘花朵……王韬说,广场上的植物经常遭到人为损坏,他曾经看到有人把广场上的树当成健身器械。另外,广场上的椅子、照明射灯、温馨提示牌、果屑箱、下水道井盖、人工河道、雕塑等,几乎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曾遭到过人为破坏。
典型案例
两处雕塑连遭“黑手”
今年初,广场管理人员在巡逻中发现,乐山广场上的“三太子拜师”雕塑中的“三太子”铜像有松动。出于安全考虑,广场管理人员用钢条对其进行加固,并联系生产厂家维修。
3月23日晚上,广场管理人员巡逻时,发现“三太子”铜像连同加固的钢条被人推倒了。没过几天,“人力黄包车”雕塑的3块小铜板和几根铜条被盗。
生产厂家前来查看后,称要25000元钱才能修好。由于经费紧张,广场管理人员出于节约,请来工人进行焊接维修,但这两处雕塑的维修费依然花了8000多元。
措施
人工加科技手段进行防范
王韬说,针对部分市民毁坏公共设施的情况,广场管理处加强了巡逻,还在乐山广场安装了8个摄像头,对广场公共设施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并采取措施对易破坏的公共设施进行了加固。
B 绿心环线
认真看一圈让人痛心
乐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第一道路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袁权告诉记者,去年6月,绿心环线向市民开放以来,公共设施被人为破的情况十分严重。随后,记者和他沿绿心环线“巡查”了一圈,所见情形让人痛心。
一进入绿心环线,记者就看到多处绿化带被人为损坏。有些地方,绿化带被踏出了一条路。在红旗塘附近,近3米长的一段绿化带变得光秃秃的,上面有人踩过的痕迹,还有车辆碾压过的车轮印。
在绿心环线芦山段,路灯基座处的电缆被人为剪断。据在这里看守公厕的刘大爷介绍,,盗窃分子打开路灯旁的井盖,剪断电缆,把保护管道中的电缆拖出,盗窃了长达一公里多电缆。
在绿心路芦山段附近,一段长约4米的钢筋混凝土浇铸的仿木护栏被撞断。袁权推测,这可能是汽车在夜间撞坏的。在靠近绿心环线绿心路南段路口的地方,一张钢筋混凝土浇铸的仿木板凳,厚达五六厘米的凳面被折断,仅剩下弯曲的钢筋还连着,袁权和记者都猜想不出这么结实的板凳是怎样损坏的。
绿心环线的公共设施被损坏,连厕所也没有逃过厄运。在绿心环线3号公厕,负责看守厕所的刘大爷打开灯罩说,灯罩里面的灯早就被人盗走了,另外有一处厕所的门都被盗了,还有的公厕的玻璃门被砸坏,看了都让人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