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媒体系民生 联合督办破民难
——南充市市长热线建设开放型群众工作机制的初探
南充市市长热线积极探索建设新时期开放型群众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新闻舆论监督资源,联姻媒体搭建平台,联手群众促进交流,联合督办破解民难,以开放促公正、提效率、赢民心,推进了新闻舆论监督和热线政务监督服务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新闻舆论监督、热线政务服务、群众问题解决的三赢。2004年5月8日设立以来接听处理群众热线电话、信箱、网络投诉、手机短信100000余件次,为市委、市政府提供重要信访信息和民情调研1100余条(篇),新闻媒体刊发热线新闻稿件3200余条次(其中专题电视片8件),刊发专版600余版,群众送来锦旗、感谢信、感谢电数千件,赢得了党政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联姻传媒建平台,让市长热线的声音传递群众
南充市市长热线设立以来一直重视传媒平台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了辖区媒体全面覆盖,重点媒体全面合作,借助传媒平台让市长热线走进了千家万户。
一是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当地主流媒体广泛合作,邀请记者担任新闻督查员,确定专人联系新闻媒体,最大限度利用新闻舆论监督资源,重点选择了发行量大、群众喜欢的《南充晚报》作为主要的固定的传媒平台,并从2005年9月1日起,每天推出《热线新闻》(后改为《点击南充诉求》)专版。2006年3至8月与《南充广播电视报》合作每周推出《关注民生》专版,与《南充日报》合作推出了市长热线系列报道,与南充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了热线系列节目,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是健全完善的宣传体系。《南充晚报》宣传突出全面合作,每工作日一个专版,将热线接听、处理情况、典型诉求、督查督办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并邀请市民参与,实现良性互动。《南充日报》、南充人民广播电台、南充电视台指派专人联系通报情况,积极合作,突出效果,基本形成了辖区媒体全面覆盖的良好格局。同时,注重深度宣传扩大热线影响力,联合南充电视台专题部制作了长达15分钟的电视专题片《一丝电话线
一片爱民情》在该台《新闻观察》栏目播出,与晚报联合策划了4个专题宣传专版,达到了让群众了解、关注、支持、信任市长热线的目的。
三是建立便捷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交流载体,热线成立初就建立了《南充市长热线》网站,设立了热线快报、热线调查、热线视点、在线投诉、在线回复、信访法规等栏目,开通网络投诉和在线回复,全面公开热线信息,全面展示市长热线工作。2004年6月以来,网站先后4次改版完善,访问量累计突破200万人次。
二、联手群众促交流,让市长热线的运作走进群众
南充市市长热线全面开放热线运作,邀请市民全面互动,让市长热线成为市民自己的热线、可信任的热线。
(一)全国人大代表市长热线听民愿。借助《南充晚报》宣传平台,2006年全国“两会”前夕,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崔富华、孙洪波利用市长热线平台听民声纳民意,接听电话120余个,市长热线将接听情况整理送给辖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既让全国人大代表亲身体验了热线工作,也让来自全市基层群众的声音被带到“两会”。
(二)十七大代表市长热线听民声。联合《南充晚报》,利用市长热线平台,邀请十七大代表王岚值守市长热线电话,接听电话30余个,王岚在十七大代表发言中说出了全市人民的心声。
(三)普通群众上岗市长热线督查员。联合《南充晚报》面向社会公开聘请了20名普通群众担任市长热线人民督查员,全面对热线运行情况、作风效率、问题处理进行全方位监督,促进了热线规范、高效和阳光运作。
(四)热心市民成为市长热线义务员。联合《南充晚报》多次开展了“市长热线开放日”、“高中生市长热线体验周”、“大学生市长热线义务服务月”活动,18名普通市民、36名高中生、58名大学生亲密接触市长热线,接听电话,跟踪督办,亲身感受热线工作,并通过新闻媒体将他们的感受传递给市民,在市民和热线之间架起了理解的桥梁。
三、联合督办解民难,让市长热线的服务亲近群众
市长热线是否让人民满意关键在于督办抓落实,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南充市市长热线积极调动各种资源,多管齐下促进了群众问题解决。
(一)热线三人行,服务在进行。积极利用新闻舆论监督力量促进热线问题的解决,在《南充晚报》联办了《热线三人行》专栏,由热线办人员、记者和群众代表(人民督查员)组成调查督办组联合对群众关注、反映强烈、涉及民生的典型问题进行暗访调查、督查督办。2007年来在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群众民意监督和热线政务监督下成功协调和督促处理了清泉坝养猪场污染城市饮用水、西充县教育局教仪站向学生推销学习用品、盛发塑料厂污染居民等群众关注的重大疑难热线问题100余件,被群众称为“贴心人”。
(二)热线直通车,诉求零距离。联合《南充晚报》开设了《热线直通车》专栏,邀请市级职能单位、公用企事业单位等值守市长热线,报纸提前公布,政群直接交流,问题快捷处理,热线重点督办,记者跟踪报道,针对性强、时效性高,深受群众欢迎。从2005年9月开通以来,值守热线单位132个,接听电话10000余件次,90%以上的问题当场得到答复或处理,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三)热线下访车,服务民身边。联合《南充晚报》开展了“南充市长热线服务市民身边”系列活动,邀请法律顾问等,走进社区、村庄、学校、企业,现场征求问题,解决疑难,扶贫济困,让市民感受到市长热线就在身边,市长热线的服务就在身边。
(四)热线志愿者,市民贴心人。充分利用市长热线平台,公开聘请了8名律师担任市长热线法律顾问和12名心理咨询师担任心理咨询,为市民提供专业法律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拓展了热线服务功能。
经过三年的发展,南充市长热线成为了干群沟通的便捷桥梁、群众利益的忠实使者、政务监督的阳光手段、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心、集中民智的高效平台、展示形象的全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