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到南充市中心血站参与了无偿献血,不久后收到陌生微信好友申请,对方备注为“血站工作人员,需添加好友以便后续转款”。对此,我有几点疑问和诉求,希望得到明确回应并推动问题解决:
1.关于“转款”的真实性:无偿献血是公益行为,我从未期望获得报酬,也知晓《献血法》中“无偿献血不得获取报酬”的规定。血站是否存在通过私人微信联系献血者“转款”的操作?此类信息是否为诈骗?
2.关于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我的献血信息(包括联系方式等)为何会被用于此类可疑联系?若确为信息泄露,是血站内部管理疏漏导致,还是存在外部非法获取的情况?其他献血者是否也面临类似信息泄露风险,可能遭遇诈骗?
3.对血站管理的担忧:个人信息保护是血站管理的基础环节,若连献血者的基本信息都无法妥善保护,难免让人质疑血液管理全流程的规范性——是否存在更大的管理漏洞,甚至内部人员违规牟利的可能?
4.正式申诉与建议:恳请血站主管部门介入调查:
核实此类诈骗信息的源头,排查血站信息安全系统是否存在漏洞;
若涉及内部人员违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公开处理结果;
完善信息保护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员工培训,杜绝信息泄露;
针对此类诈骗,通过官方渠道向所有献血者发布警示,提醒防范。
无偿献血是基于信任的公益行为,希望相关部门重视此事,切实维护献血者的合法权益和信任,让公益行为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