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999|评论: 1

美梦成真: 丹棱县名漫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5 08:23 | |阅读模式
                                  丹
                               美梦成真
    "美梦成真",是我一位尚未蒙面的网友,他曾存丹棱论坛上以漫话形式发表过系列有关丹棱地方历史文化的文章,很有可读性.这次他论坛密码忘了,托我帮他将此文发上论坛.关于丹棱县名由来,文章中他提出了自已的看法,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爱读书看思考有见解的人.
                                                                                ---南山种豆翁)
   
    丹棱县的名字由来已久,据说从隋朝开皇十三年(593年)开始使用这个名字以来,就一直沿用至今,从没改过,也就是说,这个名字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这两个字是从何而来的呢?
     
    据清代乾隆时的《丹棱县志》说,因县城之北有一赤岩山,岩高色赤有棱,因此定名丹棱县,“盖取赤崖丹川之义也”。据《今县释名》说:“县北有赤崖山,高耸赤色有棱,如鸟游之状,拱翼县治,丹棱之名,盖取诸此。”。另外,不知是什么《名胜志》又云:‘城北二十里,赤岩壁立,状如鸟
,拱翼县治,因以为名,属眉山郡。’,如此看来,我们丹棱县名的来历是铁板钉钉的事了,但我还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从丹棱城北望,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山脉,赤崖山在城北约十公里的地方。赤崖山的峭壁上有一大片寸草不生的裸露岩石,存赤红色,形状象是一个超大的三角形。但是,我们丹棱这一带都是这种赤红色的沉积岩,并非赤崖山独有;就山形地势来说,赤崖山在这条山脉中,或者说在目所能及的周边地方,它都并没有特别突出的特点,就象一个美女头上别了一个并不特别的发夹,我们就能以发夹认人吗?如果真要那样,我们为什么不叫赤崖县,红岩县,实在不行,叫丹崖县也更贴切些呀,为什么一定要叫丹棱呢?依我说,县志上不是说这个三角形如鸟
之状吗,我们不如叫鸟窝县,鸟蛋县,甚或就叫成小鸟县,这还不更叫得响亮。
     也许有人说,赤崖山上的三角形是十棱十现的,所以就叫丹棱,但是丹棱原来叫丹
啊,棱和现在是通用了,但是在1400年前的隋代,这两个字通用吗?况且,棱字的读音是léng,而字的读音是líng,两者是有根本的区别的,而且棱字通
字时还是读líng的。在古代,字不同其使用的方式还是很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说”的含义的曰、云、道。我就在网上看到过有人笑话我们丹棱人,连一个字的读音都读不准,把自己的县名都读错了一千多年。如果我们还要相信丹棱县名的由来是因为赤崖山的红色三角形的话,那我们以后真的只有愣头愣脑的叫丹棱léng县了。赶快改过来,别叫世人笑掉了大牙。
      丹棱县名来历的最早解释,应该是乾隆26年(1761年)由李光泗、彭遵泗编写的《丹棱县志》了,《今县释名》成书更晚,是清末进士吕式斌于1931年写的,如果他没到过我们丹棱,那么我想他的说法应该是采用的这本县志上的说法吧。但是无论是《丹棱县志》还是《今县释名》,都用了一个“盖”字,说明这只能是编著者的推测而已,未必是事实。有一本成书比《丹棱县志》早了约一百年的地理类书叫《读史方舆纪要》,这是顾祖禹参考二十一史,100种地方志和其他大量文献,甚至实地考核异同后编著而成的,这上面关于赤崖山的介绍也只是“赤崖山县北二十里。高耸赤色,如鸟ヵ之状,拱翼县治。”从没有说过“因以为名”。
     正如某位人物说的,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作为一个丹棱人,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这种文化的根源,对历史作出一个正确的解释。这里,我有一些线索,希望能给好奇的人,或者是爱好者提供一点思路。
     先从字面上说起吧。字在字典里的含义通棱字,读líng音时的解释只有黑龙江的穆县,而穆两字是由蒙族语音译来的,意思是马,和我们丹棱扯不上一点关系。但是,在北京却有一个地方和我们丹棱同名,在中关村那边有一条街叫丹棱街,读音也是líng。我原来还以为全国各地的县名都能在北京找到一条相对应的街道,后来才知道这里以前有一个一百多公顷大的浅水湖叫丹棱(音pàn古同“畔”,岸边),在元明之前是北京西郊的游玩胜地,明时达到鼎盛,明朝王嘉谟著有《丹棱记》,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园就建在湖边上。后来湖水面积逐渐萎缩,康熙皇帝看了史书记载想前往一游时,已经没有湖了,连周边百姓都不知道这个名字了,他还写了一些诗来凭古悼今。丹棱是清以前的文人对这个湖泊的称呼,普通百姓叫的是海店,后来没有湖了,丹棱的名字没有传下来,只有这个湖边小镇海店变名诲淀后留传到现在。全国叫丹棱的恐怕只有这个地方了,只是不知这个丹棱的棱字以前是不是,如果是,那我们丹棱名字的由来和这个丹棱名字的来历很有可能就是一样的或者是比较接近的了,毕竟这个字用的还是不多的,只要找到这个丹棱
名字的来历,那我们丹棱县的来历也许就清楚明白了。
     其实,字从禾旁,也有从木,水旁的,还有从草头的,那这个字和水或者是某种水生植物有没有关系呢?说文解字里没有说,康熙字典对这个字的解释我又看不懂,我只能猜测一下了。北京的丹棱盛产菱藕,至少康熙皇帝关注这个地方的时候是这样的,那么这个字会不会本来就是指一种水生的禾本科植物呢?另外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多棱川在(眉)州西南七十里,亦自丹棱县流入,南接青神县界,下流入金流江。”,而“丹棱县州西八十里”,我想这条叫“多棱川”的河绝对不会是棱角或者是三尖角多才叫这个名字的,而应该是河中多某种叫“棱”的东西吧。那么,我们叫丹棱会不会是因为当时丹棱多水,而且多这种水生植物呢,再或者就是因为“多棱川”才叫这个名字的呢?当然,只要能找到“多棱川”在以前叫“多
川”的记载就行了。
     另外,我查找了一下“
”字,读yóu时同游,读liú时指古时旗帜边缘装饰的细条,难道是说丹崖山上这个红色的三角形象旗帜一样指引着丹棱人民?而这才是丹棱二字的本意?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还是没有搞懂,我只是想弄清楚我们到底是应该叫丹líng还是叫丹léng,虽然全县人民和周边地区的人都叫的是丹líng,言是顺了,但名却不正,这是会引起笑话的。另外,那个丹崖山早都不是我们丹棱的了,我们可不可以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我们的县名做出一个比较有新意,比较有文化的解释呢?
                                                                                2014.4.24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