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江县陈河乡三溪寺村的村民们沉浸在喜悦里,因为村里唯一一条下山的5 公里羊肠小道变成了3.1 公里的平坦公路,尽管没有硬化,但完全可以通车了。
三溪寺村6 组和7 组的300 多名村民居住在高约700 多米的大山上,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村里的特产银耳和猪牛羊鸡等畜禽不能运输出去,成为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瓶颈。今年3 月,该村第一书记杨波带领刘仕兴等村民自力更生,自主筹资26 万元,将这条泥泞小路打造成坦途。如今公路修建已接近尾声,村民们难掩激动,村里终于可以大力发展养殖业、林业了,脱贫致富的日子不远了......
村民在平整路基
村民们自发筹资,冒着烈日挂图修路
下山路要走一个多小时 发展产业成空谈
常年来,由于山里没有公路,6 组和7 组的40 多户300 多名村民要想下山,只得走5 公里的泥泞小路,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也正是因为如此,三溪寺村一直是通江县典型的贫困村。“ 由于我们交通闭塞,生产的蔬菜卖不出去,只能喂猪。”说起以前没修路,今年50 多岁的老党员刘仕兴面露苦楚。刘仕兴说,自从他记事起,祖祖辈辈的村民都是走这条歪歪扭扭的羊肠小道下山。
刘仕兴说,三溪寺村森林面积广阔,青杠树成林,是发展养殖产业的绝佳地点。“ 青杠树成林,就可以种植银耳、木耳,还可以大力发展养殖业。”看着山上这片茂密的树林,刘仕兴说,此前有商人中意过此地的发展前景,想要投资发展养殖业、药材业,但都因为交通不便掉头离开。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还影响到了村里年轻人的嫁娶。“去年7 组有个年轻小伙子处了一个对象,对象的父母来村里一看,说这里环境太差,连一条路都没有,当时就没有同意两个人交往。”村民何德全说,由于没有路,村里的许多适婚男青年都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而又尴尬的问题,年轻小伙的个人婚姻问题比较难解决。
村民们自发筹资,冒着烈日挂图修路 老党员提议修路
14 户筹资26 万元
村里没有通往外界的公路,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何德全说,5 年前,7 组一户居民家中发生火灾,消防车只能停在5 公里远的山下,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这户人家财产损失不小,囤积的粮食全烧没了,猪牛也被烧死,一夜之间几乎倾家荡产。一些留守的老人在家生了病,要想进城看病也非常麻烦。
去年7 月,第一书记杨波来到村里开展扶贫工作,刘仕兴和村民们跟着第一书记一起学习,从电视上看到一些村子的村民们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筹集资金修建村道路的报道,这让他们很触动。今年3 月7日,刘仕兴首先把想要修路的想法告诉杨波,杨波听了后立马表示赞成。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不尽人意。“ 有些村民比较保守,不愿出钱修路,甚至还有村民恶语相向。”在这种情况下,刘仕兴带头出资了2 万元。“只要把路修起来,一部分人不出钱,我们多出都没问题。”在刘仕兴的带动下,6 组和7 组开始有8 户人愿意出资修路。“ 即使大部分人反对也要修路,他们反对那就不要他们出钱,我们少部分人出钱也能将路修好。”愿意出资修路的何德全说的一番话,让刘仕兴很感动。就这样,得到14户村民的同意后,今年3 月10日,14 户30 位村民开始在刘仕兴的带领下,自力更生开山修路。
三次筹款两次复工
5个月修通3.1公里社道路
8 月15 日,晚报记者来到三溪寺村,当天最高气温有39℃,灼热的太阳晒得皮肤刺痛。修路现场,30 多位村民,老的老,少的少,正在挖路边的排水渠道,尽管烈日炎炎,村民们依然干得十分起劲,这条路的修建已接近尾声。
“我们之前每天起早贪黑,早上8 点开始轮流排班同挖机司机修路,直到晚上7 点才收工,大家齐心协力,就是想把这条路尽快修好。”刘仕兴指着眼前这条已经完工的毛坯路,拿出当初修路的图纸给晚报记者看,他说这条路总共长3.1 公里,汇聚了14 户居民太多心血。说着,刘仕兴又拿出了记账的笔记本,笔记本上记下了参与修路的村民名字及每位村民为修路拿出的资金。
“何德全出资2 万,岳金宝出资5000 元,何德福出资5000 元……”翻着笔记本的账单,讲述修路的过程,刘仕兴的眼眶湿润了。3 月10 日,刘仕兴等7 户人凑了接近8 万元修路;6 月8 日,这条路才修了700 米,钱就不够了,这个时候,陆续加入进来的村民黄习华等人想方设法四处筹钱,出资了7 万;7 月8 日,将接下来的750 米小路打通,又因为资金问题停了下来,村民何德全和符开远两人二话没说,拿出家里做生意的钱投入到修路的工程中来,共同出资11 万将这最后1.65 公里公路打通。经过三次修建,三次筹款,汇聚了众多村民的心血,这条路终于在8 月25 日彻底完工。
打通交通瓶颈
可放开膀子发展产业
晚报记者坐车从山上到山下,虽然刚打通的公路依然歪歪扭扭,但只花了15 分钟时间,之前走路下山要花一个半小时。刘仕兴说现在这条路修好了,也就是打通了通江县和南江县的隔阻,以前三溪寺村的村民要先走3 小时到山下,然后再坐车绕几十公里路才能到达南江大河镇,继而到南江县城。如今,有了这条3.1 公里连接路,三溪寺村的村民可以经南江县木牛寺村,再到大河镇,缩短了距离。
看到邻村终于修了公路,南江县大河镇木牛寺村村支书陈德述也很高兴。他说,这条路修好之后能让南江县大河镇木牛寺村的村民和通江县陈河乡三溪寺村的村民更好互通往来,大河镇的黄羊能更方便地运输到通江县,陈河的银耳药材等也更方便运输到南江县,不仅如此,两个村的村民还能联手发展产业。
驻三溪寺村扶贫的第一书记杨波见证了村民们修路的每一天,看到村里通路了,他也无比欣慰。“ 去年7 月,我到村里开展扶贫工作,村里的刘仕兴就专门找到我提出了这个想法,说能不能借这个机会把山路打通。”杨波说,最让他深受感动的就是这个老党员刘仕兴。“ 刘仕兴住在山脚下,这条路修好了对他的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他依然带头组织村民修路,全程参与出资了2 万元不说,修路的这几个月里,他的家人一直给大伙做饭提供伙食,没有一句怨言。刘仕兴的修路热情及无私奉献让我特别感动,他是我们很多共产党员的楷模。”杨波说。
(来源 巴中晚报 记者 柳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