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们驱车前往盘龙镇上石村。徐徐的河风拂面而来,夏日的炎热一扫而光,路旁肥沃的土地上满是红的西红柿、紫的茄子、绿的青菜……地里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农民在忙碌着。“快看,那就是杨书记们的食用菌大棚!”一位村干部指着前方兴奋的说。顺着手指方向望去,远处,一个个大棚逐渐映入眼帘。走近一看,足足有10亩之多哇!棚内,菌香袭人,一排排菌棒分列在大棚两侧,一朵朵粉嫩的蘑菇扎堆儿似的往外冒……主人热情的招呼着我们,与我们拉起了家场。 种蘑菇,帅小伙发家致富。说到种蘑菇,杨正荣已经有八、九年的历史了。2001年,杨正荣就看准了食用菌种植这个行业,经多方打听,访得明师传授种植技术,通过2年刻苦学习,他熟练掌握了鸡腿菇、平菇、金针菇、香菇等的种植技术。于是,杨正荣回家自己办起了食用菌种植,夫妻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干,功夫不负苦心人,近8年的努力,在蘑菇种植上,他已经积累了过百万元的资产,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 任书记,当家人致富不忘乡亲。“多亏了杨书记,他带领我们种植食用菌,从办合作社到现在这才短短6个月时间,我就挣了近3万块呀!估计一年挣个10万左右没问题!”上石村党员张仁良激动的说。 2010年,杨正荣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作为全镇唯一身兼双职的村领导,杨正荣感到责任重大,虽然自己靠种植食用菌小有收获,但乡亲大多还处于贫困的边缘,怎么才能使全村人民群众富起来,摆在了杨正荣的面前。于是,他想到自己的专长,要是把想种食用菌的农户集中起来,办个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既可以解决资金瓶紧的问题,又可以扩大规模,促进食用菌上档升级,走品牌集约化之路,真是一举多得啊! 说干就干,2011年10月,上石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挂牌成立了!该合作社由杨正荣一手倡导,共吸纳了11户农户参加,其中党员5户,群众6户,户平投资5万元左右,占地达10亩,全面采取大棚种植。他被大伙选为合作社的社长,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按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这个合作社,年产值在300万元以上,利润大约有40%的样子,一年挣120万元没问题,户平有10万块钱的收入。”杨书记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准备注册品牌,走绿色有机农产品之路,打响我们上石食用菌名头。 话蓝图,上石村领跑小康之路。对于上石村未来的发展,杨书记更是信心百倍,他津津乐道,为我们勾勒出了上石村发展的蓝图。树立食用菌品牌,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好,利润空间大,但是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这方面生存,首先必须扩大种植规模,扩大产能,动员更多的农户参与到食用菌种植中来,走集约化、品牌化之路,小打小闹、单兵作战,一定会被市场淘汰。招商引资,在养殖在作文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资金到上石来发展。在村支两委的努力下,成功引进旺苍一业主并与本村村民合作,投资200万元,建圈舍1000于平方米,养殖乌鸡20000余只,可年产鸡蛋340吨,鸡蛋已通过四川省质检部门绿色环保鸡蛋检验标准,目前正在申办绿色环保证书和产品商标。待相关证书和鸡蛋商标办理结束,该养鸡场规模将继续扩大,计划建成养殖蛋鸡50000只的规模。发展蔬菜种植,走有机农产品之路。依托嘉陵江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将在上石建成300亩至500亩的有机蔬菜基地。利用养鸡场的鸡粪、食用菌的废料作天然的肥料,发展蔬菜种植,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继续做大做强运输业。目前全村有专业运输户20余户,我们正准备建立运输协会,制定章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服务水平,引导管理运输户。 用杨正荣书记一句话来说:“我相信,上石的明天是令人注目的,上石村将在全面小康的路上领跑全镇!”,我们试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