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说起锔碗匠可能没几个人知道吧,这个都是我们爸妈那代人的回忆了。我爸说他小时候,锔碗匠有时会出现在弄堂口,挑着担子,担子上好多东西,小炉子、板凳、锤子、钻子,而且还挂着铜锣和铁块,一走路就哐哐响,一听就知道是锔碗匠来了,都不用吆喝。某百科上写道,锔活通常指使用金、银、铜等锔钉为碎裂的茶壶、碗等物品进行修补,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及高超的技术,对物件进行修补并添加装饰,稍经打磨后使其身价倍增。其实我一开始不太能理解这个职业,锔名贵的东西可以挣不少钱,但是锔个碗才多少钱,因为他们不是按工艺复杂程度收费的,是按锔子的使用数量收费,这锔子就和订书器的钉子很像,花那么大工夫也就养家糊口。 我爸说那是我不理解那个年代,现在都讲流水线,锅碗瓢盆都便宜,坏了就买新的呗,没人还会去修修补补。当时一个碗对一家人来说虽说也不是特别贵,但也不像现在那么便宜,所以小的裂缝或者碎了一小块,都可以锔。现在的话,锔碗匠基本都快消失了,年轻人也都不愿意去学这个,基本都快失传喽。 不过,锔碗不仅是技术,而且还是艺术。有活时,锔碗匠便会坐在小板凳上,膝盖盖上一块厚布,用小刷子把坏碗的裂缝处清理干净,直到没有碎屑为止。把碎片和碗对齐后,用一根带钩的线绳,把钩挂在坏碴的碗沿上,线绳从碗底绕几圈把坏碴固定住。按着拿出杆钻,用类似琴弓的“钻弓子”弦绕在钻杆上作动力,在碗和碴上钻出成对的小槽,再用砸扁的铜丝做成的锔子嵌入槽内固定住,外面抹上油灰就算补好了。难怪现在会少,锔完的碗在现在看来实在是太丑,不过那个年代,大家都这样。 锔碗匠们就这么天天走街串巷,就盼着能锔个大户人家的名贵东西,不但要修补,还要锔个花什么的,可以挣些钱。不过总之,现在已经看不到啦。 匠人们精湛的技艺来源于他们对技艺的执着于巧思,何为匠心?请与长安睿骋一同开启 “匠心之旅”来感受那些年有关匠人们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