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对8岁的双胞胎姐妹跟随妈妈去青岛旅游,却不幸在海边溺亡。大家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知有没有惊觉对水边的安全知识了解还不够。
>>数据:在我国,平均每天有150人溺亡
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报告称,全球每年因为溺水失去生命的人约37.2万,比疟疾死亡人数的一半还多。
中国卫生部发表的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其中1-4岁的小朋友是溺水的主要受害者。溺水造成的死亡,远超过车祸、触电、意外跌落等。
卫生部也指出,南方地区为我国儿童的高溺水死亡地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和江西等的农村地区。
>>位置:小心身边这些溺水隐患地点
几乎一切有水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溺水,美国统计了1999年到2006年溺水的场所,其中31.0%发生在自然水域;在非自然水域中,有14.5%发生在游泳池,另外还有9.4%发生在浴缸中。
1、室内浴缸。有的浴缸放水后很滑,孩子洗澡时容易摔倒在蓄满水的浴缸里,所有家长千万别走开。
2、海边。这里大约有90%的溺水是因为离岸流。它的流速大约是2米/秒,超过一般人的泳速,连救生员在受训时也常被其拉向外海。
3、池塘、水渠、水库。这些地方往往水流复杂,且无人看管,一旦发生溺水,很难得到紧急救助。成都市教育局曾发布防溺水安全地图,对各区县容易发生和曾发生过溺水的水域进行标注:
>>情景:别被电视剧骗了,真正的溺水非常安静
千万不要以为溺水的人会像影视剧里那样,总是伸着胳膊上下乱挥,还大喊大叫,等着主角英雄救美。
实际上,真正的溺水非常安静。因为在慌乱中,人失去平衡后,因为错误地踩水,身体会往水底沉。即使能浮上去,手臂会忙着划水,根本不可能伸出水面;鼻子嘴巴时浮时沉,想呼救也很难发出声音。等到半失去意识时,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
>>人民日报:有些风险来自麻痹和侥幸心理
尽管旅游安全问题频现媒体,但总会有人觉得那些案例和自己隔着十万八千里,自己肯定不会碰上,总想着“以前出去玩没有发生险事,这次肯定也不会”。这种心理恰恰成了风险的温床,“祸患常积于忽微”。须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带孩子出去玩的家长尤其要加强警觉。同时,相关部门和景区方面,也要切实承担责任,为游客安全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