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报道,“双11”来临,中消协提示消费者,提防商家促销套路。要坚定理性消费心态,切记量需而入。尽量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高的商家进行交易。提前做足“功课”,不被各种“假优惠”陷阱误导。慎重预付定金,防范消费陷阱。
“双11”已然成为人们网购消费的狂欢节,一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令绝大多数同胞的生活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和提高,这是当年“改开”之前闭关自守思想僵化时所无法做到的。另一方面,有少数不法商家也在暗中策划利用这一民间“购物节”中,部分消费者购物冲动的猛然高涨而头脑往往不够冷静的绝妙时机,大搞表面降价“优惠”促销、实际却在偷偷涨价的销售伎俩。不用说,这种情况下,吃亏的只能是盲目购物的顾客,而凭此卑劣手段赚得盆满钵满的当然就是大耍不实心机的黑商家。有道是:
明降实涨“假优惠”,价格诡计暗发挥;奸商赚钱敢不义,市场监管当紧随。
无庸讳言,多数消费者对于商品知识和信息都未必内行不很熟悉,从这个层面看,他们在商家面前无疑属于“弱势群体”。而商家本该实事求是地将商品质量和价格的实情告知顾客,让他们在选择时有可靠的依据,这本是诚信经商的应有之义。但是,有些从事商品买卖的人,却被金钱迷住了心窍,不但在商品真伪、优劣方面,对顾客有所隐瞒,更在价格方面玩弄多种滑头手法,力图将未必优质的货物以特别虚高的价格兜售出去,在普通顾客身上大捞不法油水。
消费者协会提醒人们提防商家促销套路,莫入某些奸商设置的消费陷阱,对于作弊商家来说,显然属于“砸锅”之举。但是,对于广大百姓而言,这么做恰是尽到了他们应尽的义务,因而值得肯定。
当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商家能够真正想为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千方百计地为亿万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的适用商品,在方便群众、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的同时,自身也能获得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