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80|评论: 14

[转帖] 宁南山:中国优于世界九成九的国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30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国内还有大把人以为欧洲很富,普通人都过的很好,
个个收入高,生活轻松,其实并不是,是要分国家和地区的,不是每个都像瑞士,卢森堡一样。
欧洲不只是基础设施不如中国,治安不如中国,很多欧洲国也没中国富有。
像欧洲南部的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南部等等,普通人月收入也就1000多欧元,还有大把人一个月1000欧元都拿不到的,一个就800欧,900欧。
比如你拿1000欧元一个月,也就是八千多人民币,但是物价是中国的两三倍甚至更多,能有多高生活水准?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经济发展是停滞的,因此这些人根本看不到希望。
再比如你是个法国人,
据《欧洲时报》2025 年 7 月 22 日报道,目前法国人的中位数工资为 2183 欧元(税后到手),按照今天8.41的汇率就是18359元,看起来很高对吧?但是物价总体也是国内的两三倍。
比如你是个普通法国人到巴黎闯荡,拿着中位数的薪资,巴黎中位数应该比全国高一些,就算到手中位数2500欧元吧。
在下面这个网站可以进行计算,法国税和社保费用高,
2500欧元到手的净收入,差不多对应3500欧元的税前月收入了
你在巴黎租个一室一厅便宜的也要1000欧,位置还不会很好,另外还有水电费,WIFI网络费就姑且先不算,
剩下的也就是大约1500欧元,每天只能花50欧元,这50欧元要负担你一天的交通吃饭,娱乐等各种费用。
我在巴黎待过很长时间,去年也去过,
塞纳河上坐个船一个人也得19欧元,你带你女朋友坐个船是不是38欧就没了。
路边餐馆一个人吃一顿通常得十几欧元,两个人吃个饭稍微好点人均二三十欧都是正常的,餐馆里面一罐可口可乐也得3欧元。
这就相当于你在中国拿着2500元人民币的到手工资,路边餐馆通常都是十几元人民币一顿饭。
当然有没有一顿饭几欧元就能搞定的?有啊,比如麦当劳就有5欧元“穷人套餐”,但是也不能顿顿吃这个。
所以你不能像在中国一样顿顿在外面吃,而是得去超市买食品,自己在家做,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像在超市买可乐,就比餐馆便宜不少。
而且你这一天50欧还不能花完当月光族吧,你总得攒钱吧,
所以你得想办法压缩下生活成本,
比如房子租个再差再远的,或者跟人合租,比如压缩到800欧一个月包含水电网络甚至更低,上班通勤时间就长点,这样可以省点钱。
而且巴黎的基础设施还不如国内大城市,地铁还不像国内一线城市那样密集,所以很多地方得坐公交车,早上上班高峰期公交车里面人挤人,
为啥我知道,我亲身体验过很多次。
从收入和物价来说,
你在深圳拿一万人民币月薪然后到手八九千并没有太难,毕竟深圳中位数月收入2023年都到7500元了。
但是一顿饭却能依然十几元二十几元搞定,房租住城中村一室一厅一千多元人民币也能搞定(偏的地方城中村还有几百的,就不说了),
而在巴黎吃一顿也是十几元(欧元),房租住一室一厅也得1000元(欧元),但是你拿一万欧的可能性却极低,月入能到5000欧都已经很不错了,关键是扣的还特别多,月入5000欧到手就大约3300多欧元。
相比之下,我觉得他们最大的优势假期多,每天加班少,工作时间短。
另外就是可以拿着钱到便宜的地方度假,
比如在欧洲相对便宜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腊,
以及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埃及,约旦什么的人均GDP才几千美元的地方都是欧洲人出国旅游热门地。
你看亚洲的越南,泰国现在也一堆西方游客,2024年去这两个亚洲国家的西方游客都超过一千万人次。
我之前写过中欧生活水平的对比,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所以我觉得教科书也要与时俱进,
1:明确的告诉学生,中国的治安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科技水平都是世界顶级,其中治安和基础设施超过了欧美,科技仅次于美国但追赶很快。
2:明确的讲中国的生活水平,人均收入已经优于全球大部分国家。
第三还是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下一代的教育做起。
我自己平时在跟孩子们相处时,
我就跟他们说,你们出生在中国很幸福,
我去过很多国家,中国是全世界基础设施最好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比国外包括欧洲,美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要好。
在街上看到老外,我也会跟孩子们说,这些老外有的是来中国旅游的,
因为这里有很多他们国家没有的东西,不只是美丽的风景和名胜古迹,
而且中国有更为现代化的城市,无人机外卖,全球最大的电子市场,
全球最高效,甚至可以做到下单后半小时送达的闪购物流系统,
规模巨大崭新的商场,300公里时速的高铁,街上自动驾驶的汽车,
无现金社会,型号繁多功能强大而安静的电动汽车.....
另外,中国工作机会多,你在街头看到的老外,
他们很多是来中国找工作谋生,所以你们多幸运,不用像他们一样远离家乡跑到很远的地方生活。
2025年的今天,跟欧美相比,
国内的治安,生活便利程度,交通,基础设施水平都已经超过欧美,
大量新兴的科技事物都首先诞生在中国,比如半小时闪购,无人机外卖,人形机器人拳击赛,人形机器人跑步比赛,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等等,
而且国内一二线城市中产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不低,不比欧美差。
再过十年,中国人均铁定过两万美元的发达国家门槛线,比今天还要上一个台阶。
因此要敢于自信的说,今天的中国已经在很多方面比欧美更好,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地方比他们更好,而且一定能超过他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7-3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愉爷爷 发表于 2025-7-30 12: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 ...

中是世界第一工业国,有新能源车,无人机,电池,5G,抖音YOK,宇树机器人,深度求索DAI,华为5N芯片,化工,工程机械,量子,智能电网,高铁,农业工厂等28大产业领先。
中工业占比39%,农业占比7%.。
美国称中国是最大对手,战略竞争者,新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强权,经济侵略者,规则破坏者,单方面改变现状者。
前美国中情局局长大卫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受访时表示,本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地缘巨变,就是中国持续性崛起。中国近40年多年所取得的成就,在人类历史找不出可比的例子。
中国在经济上已是超级大国。。。中国每年也在壮大其令人刮目相看的军队。如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就是美国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巨大的发展
他希望战争能够永远避免爆发因为对世界将是毁灭性的。
中国在经济和安全方面崛起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虽然中国的全球干涉能力不及美国,但已经在不断扩大军事活动的范围,实力日益强大。看不到美国能轻松战胜中国的可能性。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宁侠盗 发表于 2025-7-30 17:00
我们已经优于宇宙任何生物

日台已落后中国

 楼主| 发表于 2025-8-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生 发表于 2025-7-30 12:44
您猜下面这段话,写的是谁?

自他红袖标扎起,整个人就不一样了,看谁都不顺眼。腰疼的病也好了,直板板 ...

中国面对两大致命漏洞。
1,大量印度非法移民涌入中国的危机。2,大量日本人和台日人合谋共谋中国。
一,印度非法移民。
近来,大量印度人以留学,经商,旅游的名义来到中国。
这些印度穷人以旅游等各种借口取得中国签证来华后,马上撕掉护照黑在中国,主要在广州。
现广州已形成印度社区,有广州数据显示,在广州印度人有20多万人,其中,有2.3万印度人通过和中国人通婚的方式领到中国永居证。
在广州婚介,已出现专为印度人服务的一条龙服务:来华后黑在中国,先住进先来印度人租住的房子,再出去打零工,做外贸,有的人专门在街上用一切机会搭讪骚扰中国女人,图通过和中国人通婚合法留在中国。
有广州网友发视频说,在广州某城中村,有房主将60平的房子租给印度人,一次去房子查看,惊见房内竟住入数十个印三。印度人把房内所有空间都安上上下铺的铁床及折叠床,连不大的阳台都按上两吊床,房内住满了人!大量印度人来华打工,更严重冲击中国劳动力市场,使中国人失业率雪上加霜。

且近来,中国各地到处有阿三流窜,不但在成都街头印度人日多,还跑到新疆,甚至都来到东北中俄边境小城图门?
现在中国面临巨量印度人的人口入侵,再不重视此问题,等来华印度人达到百万甚千万级,再想清理不但不利更会付出巨大政治经济代价。盼政府重视此问题!救中国!
二,日本人及日资以台湾人名义来华。
因历史原因,中国人对日本有心结,这妨碍了日本人日资在中国的活动。中国人当台湾人为同胞,这使日本看到机会。
台湾就有百万日本人,再加历史原因台湾人普遍亲日,有在陆台商透露,很多打着台企的名义实为日资。日本人和某些亲日台湾人合作共谋中国。很多日本人日资以台湾人,台资的名义登陆,不但享受对台的优惠更以台胞为掩护在中国各地活动。
这两大漏洞已严重危及中国安全。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愉爷爷 发表于 2025-7-31 20:18
楼主日鸿生不逢时!如果在“文革”时期一定出类拔萃,得到重用。

德国经济部长卡特琳娜·赖歇表示,德国在人工智能和原材料开采领域对中国缺乏“充分应对”能力,因此有必要修改德国对华战略。
该部长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FAZ)采访时说:中国在经济、技术和军事方面的影响力增长惊人。我们低估地缘政治主张和技术实力的结合。例如,在人工智能或原材料领域,我们对中国缺乏充分的应对。我们在该领域没有与其值得一提的竞争对手。
德国的对华战略需要重新审视,以确定其是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赖歇表示,对包括稀土金属在内的中国原材料的依赖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
该部长在回答关于德国在稀土金属领域对中国依赖的问题时指出,“这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我们必须再次更加关注欧洲的采矿、原材料提取以及加工和精炼。这些环节都非常耗能。此外,我们还需要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例如中亚国家、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