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一篇题为《户籍无法落户成都,孩子读书需要很多》的帖子出现在了麻辣社区,发帖人称,当初父母在成都买房落户时,自己处于被拐卖走失状态,户口未随母迁至成都。如今自己孩子也因户口问题在入学的事情上遇到了一些麻烦,“这种情况可以适当照顾吗?”麻辣社区编辑为此联系上了这名发帖人,对其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
4岁被拐20年后被解救,“我相信以后会更好”
麻辣社区编辑同这位网民见面以后,才知道他原来是“宝贝回家”成功案例292号的吴运江。
据吴运江讲述,他出生于1987年,1991年被拐卖到河北石家庄。那一年,他家刚从内江隆昌来成都荷花池做打火机生意,自己却不幸被人抱走。此后他便一直在河北生活,并更名为刘力彬。
直到2011年,在“宝贝回家”的帮助下,吴运江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那时他已经24岁了。
虽然被拐卖到北方生活了20年,但可能基因里就是四川人的关系,吴运江很快适应了四川的生活。并且对于自己被拐卖的经历,他认为自己已经“够幸运了”,“没落下残疾已经不错了,以前在‘宝贝回家’看到过一些被打残了的”。
吴运江告诉麻辣社区编辑,他已经不想再过多谈论过去的事,不管过去带给他的是什么他都接着,然后往前走下去。“反正人生不管它安排得明明白白,还是白白明明,我一直相信我自己能够把它做明白”。目前工作是送外卖的吴运江对未来很乐观,他认为虽然他现在还很落魄,但他相信再给十年他可以变得更好。
他唯一后悔的是当初没有把读书这条路走好,“老师都劝我复读,以前不听老师的话”。现在面对自己孩子读书问题也甚是发愁,他说:“不想让孩子在教育上面受委屈,所有父母的初心都是一样的。”
尝试落户,想解决孩子入学问题
今年,距离吴运江回川已有10年了,他的孩子也即将步入小学。他们一家居住在母亲的户口所在地新都南丰社区,由于一家三口都是外地户口,属外来务工家庭,所以孩子读书需要参与学校摇号,能否顺利入读公立小学是目前吴运江最担心的问题。
“我还是想多一个渠道,把孩子读书的事情能更好地落实。”这是吴运江在麻辣社区上发布求助帖的初衷,他问:“我这种情况可以适当照顾吗?”
吴运江认为,孩子的读书难题源于当初自己被拐卖而导致的落户问题。“如果当时没被拐卖,我的户口肯定就随母亲迁新都了,现在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存在读书难题。”吴运江希望自己的特殊情况能够被“照顾一下”,让孩子能在当地的公立小学就读。
此前,吴运江因为车子丢了去了一趟新都大丰的派出所,顺便向民警咨询了一下自己的落户问题。据吴运江讲述,当时有位民警专门给新都区户籍部门打电话反映了他这个情况。
后来新都户籍部门给吴运江回了电话,提了两个落户建议:一是人才引进,二是跟父母随迁。前者需要学历,后者年龄有限制,因此两个落户政策吴运江都不符合。吴运江自己也坦言:“人家也不是乱说的,那些政策我也确实不符合。”
“这个户口问题,我只能说试着做一些尝试,能够改变更好,改变不了也没有什么,不强求,不能给人添麻烦。”吴运江表示,实在迁不了户也没关系,但如果能把孩子的读书问题解决了当然更好,他只是想尝试一下,就是抱着“万一又成了呢”的态度。
相关部门:不会有特殊照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是就近入学
吴运江的情况是否能够获得“特殊照顾”?麻辣社区编辑因此联系了新都南丰社区,工作人员答复:“小孩有自己的户口,就需要按户口来解决这个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吴运江的孩子属于外地到成都来务工的子女,有专门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读书的政策,如果是外地户口需要参与摇号。
随后,麻辣社区编辑又致电了新都大丰街道办事处,在详细了解了吴运江的情况后,街道办表示,没有专门针对吴运江这种情况的特殊政策,“大丰现在的学位很紧张,所有外来人员都需要遵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办理”。
麻辣社区编辑最后联系了新都教育局教育科,得到的答复是,现在新都区小学适龄儿童读书问题是统筹安排的,都是安排到就近街镇的小学就读,“新都区人口多,外来子女也多,都是走的这个流程”。对于吴运江“特殊照顾”的诉求,教育局工作人员称不会对谁有特殊照顾。
麻辣短评:没有特殊照顾的一家一样会有好运
麻辣社区编辑起心联系吴运江,是想通过我们的平台能够尽量帮助到他,因为他幼年时被拐卖的遭遇,会触动每一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那一部分。
但在帮助他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有些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并且成都对于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政策,已经足够人性,吴运江的孩子,肯定不会失学。
虽然不能享受到“特殊政策”,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有过儿时阴影的吴运江,肯定可以得到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徐敏慧、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