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安倍遇刺后表示,在参议院选举进程中的这种卑劣行径“绝不可原谅”,政府将采取万全之策应对一切事态。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表示“强烈愤怒”。在野党社民党、日本共产党等均对枪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美国白宫称,对安倍晋三的离世感到“震惊和悲痛”,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及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领导人均在第一时间表示哀悼。
中枪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躺在奈良街头。图/新华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7月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称,中方注意到了这一突发事件并感到震惊。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8日傍晚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去世表示,安倍前首相在任期间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对他的去世表示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慰问。
嫌犯早有预谋,自制枪支屡禁不止
7月8日中午看到日本媒体关于安倍遇刺的报道时,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教授汪先恩就确认这位前首相很可能已经因遇刺而去世。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道,报道中的“心肺停止”概念非常关键,“如果只是打到肺部,心脏是不会停止的,因而使用这个词语,就是说袭击者枪击到了安倍的心脏。再考虑到救护车运送到医院的时间,30分钟就会引发脑死亡。”
据奈良县警方披露,枪击安倍的嫌疑人山上彻也系日本海上自卫队前成员,2005年退役,目前的职业不详,警方将审讯并查明其动机。目前,山上彻也对警方供述,他在政治信仰上对安倍不满,因而想刺杀安倍,其准备活动在今年春天已经开始。
嫌犯藏在人群中(视频截图)
日本自明治维新时期开始,一度出现通过暗杀、刺杀解决“政治问题”的状况。但二战后,美国占领当局制订了被当今研究者称为“西方世界最严苛”的控枪制度,枪击刺杀事件随之大幅度减少。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兴的极端组织犯罪多指向公众恐怖袭击,只有少数极右翼分子仍尝试通过刺杀行动改变日本政治走向。
1960年7月14日,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时任日本首相岸信介遭右翼法西斯团体“玄洋社”成员荒牧退助枪击受伤。荒牧当场被捕,在回答警察的讯问时说,他是“由于在竞选总裁问题上对岸信介抱有反感才刺他的”。当年,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浅沼稻次郎被另一极右翼团体“大日本爱国党”的青年成员山口二矢用武士刀刺杀。从山口身上搜出的纸条显示,他认为浅沼在“赤化日本”。
这是日本“刺杀政治”的最后高潮。岸信介和浅沼稻次郎作为当时日本政坛主流右翼和主流左翼的代表人物,都被极右翼团体刺杀,显示出持极端立场者已不再容于日本主流政治。自此之后,日本鲜有极右翼分子成功刺杀主要政治家的案件发生。
当前,日本枪支犯罪的概率极低,每10万人年均枪支杀人事件出现的比例接近于0。日本公民可能购买的枪支类别只有三类,都需要从事相关特殊职业者经过漫长的许可程序才能获得执照,其间除接受笔试、心理测试和警方背景调查外,还需要医疗机构开具“无吸毒证明”。即使获得执照,枪支和弹药也必须分开在指定场所存放。如无照持枪,最高可能被处以十年监禁。
但是,据日媒报道,山上彻也使用的黑色自制枪支或为3D打印机制作。日本“3D数据活用会”理事长相马达也称,这种技术并不难,“如果具备工业类高校级别的知识和技术,就可以制作。”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前述“公民可能获准持有”的三类枪支不包括手枪,所以日本极右翼分子、黑社会等特殊群体常被发现私自改装、仿制“土手枪”,虽然其数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年均500起下降至每年不足100起,但仍偶有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