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罕见高温下冰块卖爆了:15至30元一块,还不一定有货

查看数: 4806 | 评论数: 4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2-8-30 08:45

正文摘要:

          今年夏天,高温天气肆虐大江南北:中央气象台连发35天高温预警,打破历史纪录;川渝地区40℃+成标配,最高气温极值堪比吐鲁番;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主汛期反枯”。

评论

dxp 发表于 2022-8-31 11:41
  一个事件催生一个行业,热死了,卖西瓜、冰水冰块的笑死了;接连几个月的大雨洪水,发电单位笑死了。就这样简单。
高逸图 发表于 2022-8-30 11:01
  制冰产业前景可观

  8月25日,今年的三伏天正式结束。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未来一周,在冷空气和台风的南北“夹击”下,副热带高压整体有东退南压的趋势,强度也将有所减弱。这也意味着南方今年旷日持久的高温天气过程将进入尾声阶段。那么,随着高温天气结束,制冰业是否会迎来降温?

  雪人股份市场部总监陈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南方大范围持续高温,对于制冰行业而言,市场有效需求量增加不少,不过制冰行业并非仅仅是因为高温炎热天气催生而出的应用细分行业。“大型制冰机主要用作大型商业超市、肉类研磨、冰蓄冷空调、混凝土冷却、纺织化工等行业;小型制冰机主要用作酒店餐饮、商业场所、医疗生物等领域。”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国内制冰相关现存企业超4500家,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福建、海南等地,而四川、重庆当地的制冰企业数量并不多,分别为44家和30家。陈炜表示,这是因为制冰厂的需求往往与渔业有关,所以普遍位于沿海地区。

  就在高温天气结束的同时,我国沿海地区的禁渔期也陆续结束,届时渔船对冰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为捕鱼做足准备,这才是冰厂的大客户。”陈炜指出。

  另一方面,出于美味、医疗和安全性的需要,我国农产品、生鲜食品、海鲜和超市零售市场对冰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中国制冷学会科普部主任李晋灏看来,制冰算是冷链物流中的一部分。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到2025年,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85%、30%、85%”。这也意味着制冰产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的飞速发展,制冷设备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为3832亿元,比2019年增长440.8亿元,同比增长13%。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2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李晋灏进一步表示,随着市场对冷链物流的重视,未来食品保鲜冷藏运输等环节会越来越依靠全程冷链。“但全程冷链由于成本原因,目前主要用于国内高端食品、海鲜和蔬果保鲜等场景。对于一些附加值并不高的农产品的保鲜,还是需要以冰为主,预计这种情况还将在未来多年存在。”

  不过,陈炜也提醒道,目前对于冰的使用,仍然有提升的地方。他指出,可食用冰的生产不同于工业用冰,一方面需要对水源进行过滤,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全程无接触的环境中生产,这样才能保证食品安全。但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关于可食用冰制作的国家强制标准。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