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环保意识,爱护环境。 ◆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节约用电、用水。 ◆ 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环保选择 。 ◆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 分类回收,循环再用。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 ◆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爱护身边的每一寸绿地。 |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危险性废物因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 |
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
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是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妇女儿童受害。 |
土地荒漠化 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 |
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
酸雨蔓延 酸雨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 |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 |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
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使气候反常,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 |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
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