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内江双杰:梅鹤年与张大千的翰墨情长

查看数: 2121 | 评论数: 1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5-1-31 16:58

正文摘要:

内江双杰:梅鹤年与张大千的翰墨情长 书画之乡的璀璨双星 梅鹤年与张大千的书画友谊,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奏响了内江书画界的华彩篇章。他们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相互陪伴、相互启发,共同创造了一段令人难 ...

评论

余哥yu 发表于 2025-1-31 18:01


     1930年稍后, 梅鹤年有一次苏杭之行,曾去至苏州“网师园”访谒了张善子,张大千与清道人(李瑞清)、曾农髯两位
先生。返川后有一段时间,改写魏碑应世,并致力于“龙门十二品”的摩习,但风仍以共清丽秀媚胜。1940年,张大千自甘
肃敦煌莫高窟临画回成都,笔者曾随鹤年先生去专访张氏,故友重逢,相叙甚欢。张氏对鹤年之字,认为应从王梦楼上溯李
北海,不应由李降王,可在浏览包世臣,康南海《艺舟双楫》书论中,多所探索。主要是希望结合魏碑笔法以增加骨力,作
出新格。 梅鹤年素谓北碑南帖,应该分途。张氏则大笑日:“我绘画就不分南北,何必受董其昌的妄说所惑呢?”鹤年又问
大千:那么写清道人的字与画是不是可以不分?大千仍回说:“自然字、画是分形,但运用碑帖笔法入画则是天经地义的。
事。”至理高谈,真是获益匪浅。临行承大千先生各送唐妆美人五尺中堂一件,全系运用吴道子的“铁线描法”,这是从敦煌
壁画中得到的劲健功夫,也是张氏中年变法的精湛成果。可惜画件,历遭劫运,早已不复见存矣。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