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小贝 发表于 2025-7-28 10:21 夕佳山地主庄园,在宜宾江安县夕佳山镇,一座400多年历史的地主庄园,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最初为席姓人家所建,清乾隆时,席家将庄园卖给湖北江夏迁徙入川的黄氏家族。历经四次维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一万平方米,为悬山穿斗式木质结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特别是木雕石刻构思巧妙、雕刻精美,还有大量做工考究、书写精美的匾额楹联,整座庄园保存较为完整,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黄氏家族以勤耕苦读传家,书香门第,人才辈出,黄氏第八代黄学海作过巴县、富顺等地教谕。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学识渊博,其子黄希孟考取贡生,孙黄中美中恩科举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也是他的学生,在大厅正中悬挂着龙光永榭匾,就是刘光第所赠。黄学海的孙子黄中美,民国版江安县志有他的介绍,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恩科举人。在文魁门前,有一根双斗桅杆,在古代这是恩科举人考取得功名的荣誉象征。曾任龙门书院山长。民国初任县议事会会长。后家居不出,潜心钻研医术,悬壶济世。晚年撰成《医罅刍言》等三部医学著作。据介绍,庄园在解放后用作乡政府驻地,后改作粮站,1988年建立民俗博物馆时,取陶渊明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而定名,改“锡家山”为“夕佳山”。 1996年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7年黄氏家族的第十二代孙,80多岁老人黄可容、黄孝石等到夕佳山故地重游,他们的童年都在这里度过的,父辈黄大椿与黄大榕把12个子女全部送到外地读书,都学业有成,大多从事教育工作,发展得都挺好。 |
江安地主庄园是谁建的?
|
![]() |
![]() |
夕佳山民居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每一位游客来细细品读。它不仅是川南古民居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在这里,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让人不禁感叹:原来最美的风景,往往就藏在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这座静卧在江安大地上的百年老宅,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诉说着属于中国建筑的永恒故事。 |
如今,这座免费对外开放的4A级景区,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方式。你可以穿上租借的明清服饰,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拍摄大片;可以在菩提树下许下心愿,让红绸带随风飘扬;更可以静坐品茗,在茶香中感受时光的静谧流淌。对于亲子家庭来说,专业的讲解员会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了解那些雕刻在木头上的历史故事。
|
走出建筑主体,60余亩的桢楠林郁郁葱葱,数以万计的白鹭在此栖息,形成"天然鹭鸟公园"的奇观。其中一棵历经雷劈却依然四季开花的黄桷兰,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树坚强",成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
|
这座古宅不仅建筑精美,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文魁门前矗立的"双斗桅杆",是主人黄氏家族科举功名的象征;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赠送的"龙光永榭"匾额,见证着这里曾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30余部影视剧在此取景,包括我们熟悉的《哈儿师长》,让这座古宅的影像走进了千家万户。 |
而前厅屋顶的"望天书"更是独具匠心——瓦片上刻着《四书》《五经》的内容,黄氏子孙仰头即可诵读,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令人拍案叫绝。民居内随处可见的蝙蝠雕刻,取"福"之谐音,连景区logo都源自这些萌态可掬的图案,展现着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
夕佳山民居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它巧夺天工的排水系统。设计师将"清"、"污"水分流,做到泾渭分明;圆形的小孔能将雨水精准汇聚到天井,暗合"聚财"的风水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