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这本诗选现已完成了,说起来真费我不少的光阴,和无限的精神!既然如此,也不得不把我选这诗的原委记述出来以告读者:
民十六我就教成都某军校,因感现况不安,苦闷无状,为个人消遣计,乃于公暇从事选辑的工作,十七年秋天因北上就学陆大,无暇顾及,于十八年暑期,乃得重整旗鼓,朝夕埋头于北平图书馆中,东翻西阅,遂新增了不少的材料。翌年夏天,就缮稿十余册,送给朋友商榷,急想把它完成付印,嗣后因限于经济的关系,这印书的事,就无形的搁浅了。现因朋友的要求,复于旧箧中取出付印,聊以应命。
我是不娴文学的一个武人,若说“杀人放火”还有点本领,说道这门功夫,实在有冒闹笑话的危险。不过我生来就有这个怪癖好,有时读着前人描写民瘼的作品,不特抄在书上,间且执笔学步,揭于报端。当时有些同事,大都以这“学非所用”的话来相非笑,我不惟不因此而灰心,反而越见高兴起来 这是什么原故呢?不客气的说:我生长在这嗜好打内战的我们中国,不是见着那里遭兵灾,便是这里闹饥馑;什么催科征税的烦声,孤儿寡妇的惨剧;到处皆是!再加陕甘的灾旱,沿江各省的水灾,湘鄂赣诸省的赤祸,可说农村破产,萑苻满地,这样一来,真能使人心肝俱裂!回头再把这些诗歌检阅一过,只觉得满纸疮伤,无异我国现在一塌糊涂的写照,这确是我选本书的一重大原因了。
书内所载,历来作品的属于这方面的,似可得其大半;都是历来民众创痛的写真图,也都是历来诗人血泪的结晶物,若用现代的眼光,与历史的观念去读它,表面上的悲哀的词调,好似消极的,但它里面所暗示一种反抗的意义,那是很积极的了,且看作者用菩萨的心肠,具大无畏的精神,出以最经济的笔墨,痛痛快快的描写当时残贼独夫的穷兵黩武,国家社会的紊乱,官吏的贪污,赋税的繁重,政治的不良,兵灾的痛苦,……竟成了这悲惨不平的呼声,大足为当时一般受压迫的同胞们申诉痛苦,颇有唤醒大众起来改革的精神。由此看来,这些诗歌,与其说它是描写人生一切生活反想的艺术品,无宁说它是为改造国家社会的一种工具,岂是那吟花咏月无关他人痛痒的虚伪作品,所能比伦的呢?
我本这宗心理,要暗示读者,也想见现在国内的军阀造成连年的兵灾所赐给老百姓们无穷的痛苦,及影响于社会而生出的结果于此诗中所述相类似,或有更甚于此者。无形上就受了这些的刺激,革命热潮,或将因此而更澎盪起来。故我这书的编成,不仅是用它来作现在研究诗学的人的借镜,为新诗学特闢新地,尤其是要送给我们革命同志,和在位公仆,作触目警心的座右铭。
自己读书太少,闻见有限,并且用我个人的见解所集合来的材料,不免偏重描写疾苦为平民鸣不平的歌谣乐府与白话一方面的,这种选法,恐难满读者的欲望。此外还要声明的,就是本书系用时代编列,所录各时代诗人的名次,因年代迟早难稽,殊嫌先后倒置,尚希读者谅之。
末了,并感谢我的朋友刘薰陶君抄录的麻烦,和贾尚澄韩任民两君校正的苦心。公孙长子先生为我署面的盛意。
二一,一二,五,唐次虎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