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屏幕上首播的<<武媚娘传奇>>和重播的<<甄儇传>>两剧有个共同特点:集数多,场面大,帅哥美女起堆堆,服饰妆容道具场景华丽无比,令人咋舌。剧中虽涉及到包括皇帝在内的某些当朝人物,历史事件,其实都只能算背景故事,用来衬托配盘的。才人睿智,小主诡谲,碰心肺,打滥条,整人害人,花样翻新,无所不用其极,这才是宫廷内斗剧的主唱和卖点。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近代以前的很多个世纪,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傲视天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有影响的事件,可歌可泣的人物太多,教科书式的解构历史,把这些正史演绎成正剧比较难。有人脑壳打得滑,另辟蹊径,就像江湖郎中,医不了大病专治暗疮,为投合某些人猎奇的心理,窥探私秘的偏爱,搜寻卡卡角角,把肉麻当有趣。于是乎,天子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穷奢极欲,太监牵群打浪出入朝堂,群臣三跪九叩战战兢兢,嫔妃装模做样粉墨登场……这些东东并非汉唐文治武功,也不是华夏文明的淳风良俗,其实是历史上阴暗、猥琐、丑恶的一面,却被引昂高歌,津津乐道,翻来覆去地咀嚼回味,敷衍成章,到处传扬。 人有好奇心,宫廷内幕,平民少有所闻,就想看看,有人编撰奉献,挣些钱,也就罢了。问题是,自从邻国某宫廷内斗剧走红后,爱跟风的生意人看到商机,如蝇逐臭,嗡嗡而来,围绕着宫闱、床笫、浴池、马桶打旋旋儿,再整些尔虞我诈,蛊毒闹药,刀光剑影……。由广告开道,以明星助阵,七拼八凑,形成宏篇钜制,连台好戏,并以历史的名义,荣登大雅之堂了。 文艺作品也是商品,不消说可以用来赚钱。但它同时又具有传送文化知识理念的功能,不可忽视。 而今宫廷神剧太多,三寸金莲挤爆,独辫子满街摇,又是戏说又是穿越,玄龙门阵盖过了缺少故事的正史。现代人图撇脱的多,懒得读书,更不求甚解,以为这些就是历史,历史却被冷落,渐行渐远。 这类神剧过分宣扬明争暗斗,与屏幕上的商界厮杀亲朋互掐交相辉映,搅乱了人们的心智。在当下,说你诚实纯朴有善意,未必就是飘扬你,很可能在洗刷详涮儿,你不是”装”, 就是笨,或者瓜;狡诈是灵醒,好斗叫敢拼,失信,诡辩,惊风活扯,乱提虚劲,吊甩甩,不负责任,成为一时之尚。 神剧中的帝王,金口玉言,模棱两可,而且绝对正确,特简短,既神圣又要命;后宫女子,从娘娘到婕妤到才人,拼死拼活争夺与皇上的交配权,这是为了保存自己,压倒对手,进而染指权力的独门捷径。制作者十分详尽地铺陈描述这些情节,除了兜售隐私吸引眼球生意红火外,是否心向往之不敢说,但容易引发旁观者追求” 意淫”:啧啧,额要是踩到狗屎,做个好梦,当了皇帝老倌儿,也会如此这般。 袁世凯曾经是在表面上,程序上终结清王朝的人,他熟知当皇帝之安逸非大总统可比,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了三天皇帝梦,结果呜呼哀哉。可见当皇帝有瘾,山呼万岁,万寿无疆,那个气派,那个阵仗,确实让人心醉哦。 现代人看宫斗戏肯定不会想去当皇帝,除了消遣,或许羡慕等级社会的为尊之乐,沉湎于指颐气使多占有的想象,顺便学些内斗功夫,操社会。殊不知,恐怕这就是捡倒了背时帖子,弄得自家和周围团转都不安宁。 制片方可能感到委屈,他们会说,没得恁门严重,这只是演戏,娱乐嘛,投资者也想将本求利,挣过年钱噻。笔者认为,现在有钱就是大爷,你们钱不是问题,又是文化达人,有的脑壳上还有光环,比起普通老百姓,是不是应该稍微多点儿社会责任?在不影响台端赚钱扬名的情况下,可不可以多选点儿有益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题材?当然,这些都应该由亲们及亲们的金主来决定,侧边人只能够远远地弹嫌几句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