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21|评论: 0

[行走印记] 在老北川感受爱的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5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过新北川,我们的车继续往山里开,一路风景很好。 在S105省道上,随时可以看到上去任家坪的大小车辆穿梭不断。因为震后大手笔拓宽改造,路况不错,大概40多分钟,我们的车就停在“任家坪旅游游客中心”旁边的停车场上。
    任家坪是靠近老北川县城曲山镇的一个地方,震前属于北川城东门,震后成为游客接待中心和旅游车终点站。我们看到,这里其实是个小型的购物小街,小街后就是当地的菜市和防灾减灾宣教中心。从购物小街往上走一百米,就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了。
    来到任家坪,天空一直飘着纷纷扬扬的瑞雪。环顾四周,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整个老北川披上了洁白的盛装。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可谓地震文化新词汇,是为纪念“汶川5•12大地震”而兴建的大型纪念馆。记得2008年5月22日,时任总理温家宝在北川地震灾区说:“(北川)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
    眼前的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从狭义角度讲,起源于温总理北川地震博物馆的建设构想;从广义角度讲,汶川地震形成了300公里的龙门山断裂带,树立地震纪念碑、兴建文物馆藏、纪念设施,都是地震博物遗产保存的形式。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任家坪。我了解到,前不久,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在北川举行授牌仪式,正式将该馆列为全省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该馆占地14.23万平方米,整个建筑造型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沉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与平缓的草坡融为一体,局部翘起露出地面,象徵新生和希望。其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展厅内6000余件图片、实物展示,再现了四川“5.12”地震灾区从废墟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光辉历程。
    进入纪念馆,我们发现这个馆不禁规模很大,而且设施一流,声光电、雕塑、蜡像俱全。全馆以《山川永纪》为主题的陈展分为序厅、灾难厅、抗震救灾展厅、灾后重建展厅、抗震救灾精神展厅和尾厅6个部分,共15个单元,真实记录了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历程。
    因为我们都是来自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的会员,都经历了那场灾难,所以对纪念馆内陈列、收藏的一件件地震实物、遗物及一幅幅珍贵的照片特别感兴趣。在这个纪念馆内,大量的收藏品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以及大爱如山的动人画面。
    我对这里陈列的藏品做了初略的归类和记录,它们大致分别有:
    1、地震的见证物,包括被砸坏的车辆、吊钟、图文资料、废墟书包、遇难者遗物(衣服、鞋子)等;
    2、道路中断、邮政邮路标志物,发行的邮票、纪念封、纪念戳等;3、记录抗震救灾的邮集、书籍、画册;
    4、抗震救灾见证物,包括军警、志愿者的实物、资料、标语以及记者的摄像机、采访机、照相机,抬伤员的滑竿、木梯等;
    5、灾后重建的政策、法规、资料、画册、功勋章、锦旗;
    6、援建省市(地市)指挥部的吊牌、生活用具等。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反抗遗忘的历史。地震博物馆的使命在于记忆,但决不能只用它来记忆地壳的物理变动,而是要记忆地球人类的精神。因为这样的博物馆才能提升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
    在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里,主要体现了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内涵,那就是六个字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第一,勇气。地壳内部释放的能量摧毁了一切,但人们内心释放出来的勇气支撑着人们的精神。汶川地震让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展示出来的勇气,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让千古同哭,万世同悲;足以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坚强大家庭,没有艰难困阻能击垮。
    第二,敬畏。地震,证明了人类的渺小。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保持一种“敬畏”,比盲目地相信“人定胜天”要好得多、理智得多、科学得多。有些灾难,即使人类保持敬畏也无济于事,但有更多的灾难却会因为人类的敬畏而化险为夷。
    第三,大爱。即使灾难摧毁了一切,只要一息尚存,“爱”永远都是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主题。父母用身体护住了孩子、老师用生命捍卫了学生、战士拼尽全力拯救那些不相识的人、大学生用自己的鲜血拯救伤员……用国外媒体的话来说:中国在灾难中成长起来了。为了救助四川灾民,所有中国人都“敞开了心怀,打开了钱包,张开了血管”。除了爱,没有别的理由能够解释。
“5·12”汶川大地震,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大爱精神,也让人首次看到献血者的队伍绵延不绝,血库爆满;也见识到了国人前所未有的捐款热情,有的一而再、再而三地捐,不少人自己并不富有却仍慷慨解囊。在灾难发生后,没有任何动员,几十万志愿者大军就开往了灾区;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各个灾区,他们在寻找生命、运送食物、心理辅导上在灾区扮演了重要角色。
    走出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我们看到,游客中心前换乘后观光车的游客很多。不到几分钟,很快就坐满前往的人,车子发动后,所有的人都不再说话了。
    其实,我们本应要在这里换乘专车去老北川县城地震遗址的旅游大巴车。因为新北川县城一个旅游购物老板提前打了招呼,镇守老北川县城大门的交警为我们开了绿灯,准许我们开小车进入老县城参观地震遗址。过了关口,我的心也随着车辆的前行而越来越沉重。待车子转过一个急弯,一片巨大的废墟呈现在大家眼前。
    老北川县城就像是一个小盆地,被周边的高山紧紧环绕。过去,在这里生活着3万多人。因是羌族自治县,所以修建的很漂亮。那些年,当地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也非常盛大和热闹。但“5.12”强烈地震造成地壳变形,山体滑坡、道路填埋、河水改道,整个老北川就像被包饺子一样遭受了绝顶之灾。
    北川地震死亡2万人,占整个汶川地震官方统计数字死亡8.7万多人的22.95%。无家可归人数14.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85.7亿元。
    漫步老北川县城惨不忍睹的老街,大家看到依然有红旗伫立,很感动。这里,正是北川中学的旧址。本来是个面积不小的院落,突然而至的山体坍塌瞬间掩埋了正在上课的老师和学生。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校园,只有国旗和左边的一个篮球架了。
    为了不打扰逝者,我们无声地走在已经修复平整的街道上,看着两边满目疮痍的震后废墟,我隐约感到一股股阴气扑来,甚至觉得空气中还含有血腥味。我想是那些被埋在废墟下的魂灵在向路人传递着什么。我心中充满郁闷,仰头望苍天,苍天不语,我感叹人类在大自然的暴虐威力下是那么弱小和无奈。看着道路两侧泥石流滚落处又长出新绿依然矗立的高山,我很想问它们是否曾为自己的行为深深悔过,是否听到呜咽流淌的河水在为逝者悲哀祈祷。
    从北川回来后我曾不想回忆,不想动笔,我无意于渲染灾难和死亡。实际上,当时在现场感受的强烈震撼远远不是几幅照片所能表达出来的。
    汶川大地震尽管已经过去了六年多,但是这场大地震,曾让北川中学以学生死亡人数最多而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在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下,新的北川中学早已建起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伤痛埋在心里,勇敢地面向未来。而今,北川犹如凤凰涅槃般得到毁灭后的重生。
    是的,那场8.0级大地震,让我深深地记住了北川,记住那早已被夷为平地的“空城”。
    老北川之行,让我们再次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同胞之间的大爱,让我们知道在重大灾难前要挺直腰杆往前看,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是的,我们应保持一种平静,善待自己,宽容他人;舍弃那些纠结与计较,让自己生活得愉快些,再愉快些。
    祝愿天下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幸福平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