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邛崃《民国志》记载:“马湖营之平安桥,通西南小道。下坝场之大排山塔,培西南文风,故大排山下小河子有‘文风桥’,对面沙坪子有‘作述桥’,范沟口有‘益寿桥’,青岗堰有积善桥。皆平桥,唯马湖营桥为宽长。
郡人宁缃撰碑记为述文井江源流,并马湖营名义。其文云:自镇西山洗甲溪以下纳十八溪,流而会水口,文井江始大,绕罗绳山,收左右翼带诸小水,而至马湖营,文井江始平。
马湖营者,古越西郡之废县,元时与建昌同称路者也。有马湖水受台登之孙水,通僰道入江。唐时西川节度使驻邛州阅兵,凡西南防边诸营皆调集于邛州,故建昌马湖皆有营地。南宋以后,邛州西南半没入夷獠,其营地名称犹沿唐旧。今文井江已名南河,而其水实西来,在此结束。凡东北往西南走者,不能飞越此水,此因通西南之小道也。昔司马相如桥孙水以通西南大道,史册美而称之。夫道之大小不同,而桥之利济则一。马湖营从前仿古徒杠,板桥横水,水涨则济以舟,历有年所。近来乡贤长顾远虑,为一劳永逸之计,醵赀鸠工,于板桥下游土实岸坚之处平基安础,断石为桥,除将以前兴修板桥并刃设义渡人名及石桥之所以始,并以成,不可不记焉。建始庚戌,成于辛亥,记于癸丑。”
马湖平安桥位于马湖老场,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邛崃西路的一道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的桥梁。一百多年来,一直横卧在文井江(火井江)上的马湖平安桥,为连接那条西出邛崃,过白鹤桥、松安桥来到文井江(火井江)边的“上通西藏、下达北京”(纸房沟桃源桥碑文所记)的茶马古道起作重要的作用。过马湖平安桥之后,那条重要的茶马古道,过竹根坡,逆纸房溪流,越桃源桥,上马岩顶,下油榨,经芦山、天全进西藏,直到走出国门。
马湖平安桥非常有特色,该桥采用红砂石材,设计风格匠心独运,具有较高的观赏性、适用性,还有桥梁设计上的研究性。
建桥用的石材,全部采自本县松安桥处的优质红砂石,所有石料的加工皆异常精细,即使表面开凿的条形纹路,也都要求按每寸3条的标准进行精细敲凿。桥面方柱形的石条每根长4.8-5米,宽约0.45米,厚约0.53米,重约3000斤。每孔各5根,共15孔。
桥墩石料结合处严丝合缝,并嵌有8字型的角铁,局部以石灰调糯米汁作粘结剂。桥墩皆两头尖呈梭形,利于分水。两头第一孔的桥墩长6.15米,宽1.4米,高3.45米,间距4.4米;两头第二孔的桥墩长6米,宽1.34米,高2.65米,间距4.3米;中间11孔桥墩长5.75米,宽1.3米,高2.15米,间距约4.3米。
桥墩下的海底深处密密铺垫直径1尺以上的杉树圆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木头不会腐朽,以利于均匀分散桥身的重量。为了减少河水的冲刷而淘空桥墩,桥墩之间和桥梁上下游约30米宽处皆铺满红砂石条,石条之间凿有子母扣互相衔接。开凿的桥面方柱形石条粗料,每根用一只木船载运至工地的河坝后,再经细致加工,之后用40个人同抬一根石条,从捆绑好的木架抬上桥墩,并由站在石条上手举小旗的建桥师负责指挥一一吊装上桥墩。
建成后的马湖老石桥非常有特色,与一般桥面呈彩虹或龟背、平面形不同的是,这道宽度约2.3米的石桥共15孔,桥面长约86米,加上两头引桥,总长度约110米,而从两头的第二孔桥起,则各下切三至五级呈凹形。
因为马湖石桥的设计者考虑到桥梁的抗洪性,将河心的11孔桥面建成高2.15米的翻水桥,以利于汛期洪峰带下来的树木等漂浮物翻过桥面,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桥面的冲撞毁坏。同时又考虑到不影响这段水上丝绸之路的航运,故将南北两岸的第一孔桥加宽并抬升,平水期时,满载5吨货物的木船可从两头的第一孔桥洞下通行,而丰水期在洪水泛过桥面的情形下,木船和竹排木筏又可从河中间的桥面通过。平时行人、马队、背子则从两头两台各5级和3级的阶梯上下穿行于桥面。
由于该桥建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经过了100多年洪水的考验后,依然承载着桥梁的功能,仅管在1996年和2011年,因少数桥面石条断裂而进行过修复,但仍然保持整体风貌。
该桥建成后,桥南头原本有一座三通页面的牌楼式建桥碑,镌刻有桥名、捐款人姓名、建桥过程、建桥人、落成日期等,但是大约在1930年前后,因马湖地区连续数日降雨,碑旁河岸边一棵背篼大的丝栗子树,由于泥土被雨水浸透松动而倾倒,并将建桥碑记砸垮,此后无人记得此桥名称,就连82岁的老人,也只见过住在碑旁茅屋下的一双王姓老夫妻曾在倒塌的碑旁边卖粽子、油糕等小吃,所以每当问到此桥名时,相对于如今的马湖公路桥来说,当地人都一致称此桥是马湖老桥或者平桥。
可喜的是,马湖平安桥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我们今天不仅还能邛崃民国县志上找到与马湖平安桥相关的一些历史资料,而且在现实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现在马湖平安桥身边正在新增的河道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