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群体性聚餐(“坝坝宴”)举办频次多,涉及人数多。但由于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足,硬件设施不足,“坝坝宴”成为食品安全主要风险点。为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食品安全,乐至县五项举措,为“坝坝宴”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培训教育。组织“坝坝宴”承办厨师及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多渠道、多形式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不断提升承办厨师及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其规范从事活动。所有承办厨师须经培训考试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
二是强化社会宣传。结合法律“七进”活动,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知识“五进”,多形式、广渠道开展食品药品知识宣传,大力推进食品药品知识普及,提升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识能力,引导群众配合监管、参与监管,推动社会共治。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与村级协管员、乡厨签订责任书、承诺书,全面落实承办厨师主体责任、协管员监管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推行“双申报”监管机制,实行主办方和承办厨师双申报,严格按要求备案,落实主办方和承办厨师责任。
四是强化监管指导。组织监管人员深入“坝坝宴”现场全程监管指导,对现场的卫生条件、设施设备配备、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指导从事活动,全面确保操作规范,保证食品安全。
五是强化应急处置。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组建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队伍,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队伍“召之即来、来则能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