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城市道路落后且不合理现象充斥,断头路、未完成道路问题突出。怎样解决这样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建设管理者。资金的短缺,拆迁、投资都是种种的因素。在困局面前机遇终于被上天眷顾。强地震的波动后,为了帮助灾区尽快恢复家园,国家从政策资金的大力扶植。这下过去叫喊缺资金无法实施的项目也是金钱满满。在这种前提下,灾后重建的大势不可阻挡,好似滚滚洪流冲破了那些固守旧规的落后思想。
然而,怎样才能更好利用国家政策资金优势。却使那些所谓的“设计者”头脑中一片空白。城市的规划从纸上看的确无可厚非,当真正落实下去却遭遇无法想象的巨大阻力,玩到底的钉子户(弱势群体),更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政府下属部门。从新建的城市重要的过境道路“北外环线”工程中可以看见。例如:政府的下属(上面管辖的——地震监测站)原本省上都要求必须近快拆迁的一幢烂尾平房,过后硬是不拆,相关部门也是没法。迫使这条新建道路还要绕道而过,真是牛逼轰轰。如何排除这样的困难,着实让地方政府为难。
俗话说“上不正下就歪”,这些政府下属部门都带头阻扰城市建设,下面的普通百姓怎么不效仿昵?设计城市道路首先要求是畅通、方便,建成后会在增加城市交通功能,改善车流拥堵状况,从外在环境提升城市档次,杜绝城市中的断头路。从十多年的城市发展中可以看出,许多道路设计存在缺陷,而且难以信服大众。首先从三雅园河边道路看,东安明珠红绿灯出口,为什么要修成一个“L”形路,市民不得其解,原本可以经汉白玉大桥河边连接的道路,却被规划成(北纬30%)公园,使三雅园成了名副其实的“断头路”可能是市民呼声的压力,再修了一段弯弯的出口。
多年前西门车站顺河道路修建冠名“西沿线”的路修到武装部处,后来由于拆迁问题置之不修。还被某些人曰“西沿线一期”一拖多年。恰逢灾后重建时再次修建,建设单位用破碎机将原来的道路全部破碎重新修建。名曰“二期”在千辛万苦的修建中,灾后重建困难重重,路中段有少数几户人家硬是不拆迁,也不知政府相关部门费了多少嘴皮,才勉强解决,可是也拖了长达一年时间的搬迁。原本以为道路修好,可看还整不懂了,道路为什么要修一个大大的直角转弯,真牛啊!全国少见?长久以来陆家坝道路弯、窄、险闻名,这次建设也许可以改变上述情况。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据有关媒体报道“陆家坝具备通车条件’(电视台,报纸)先后报道,当人们亲自目睹观看时发现道路中还有圆形障碍物(原水厂提灌站)并未拆除,依然矗立在道路中央,远远望去位于路中存在安全隐患。原路段山体外凸处也未加以消除,而是让道路绕避,令人好不理解。笔者要问:这样的设计是怎样通过的?怎么会设计如此脑残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