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打车软件出现,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从滴滴打车到“专车”,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叫车,互联网已经深深的改变了出租车的生存环境。虽然互联网叫车已经深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但是,直至现在,它却一直披着不合法的外衣,在灰色的地带快速并且野蛮的生长。
提起“专车”,但凡坐过“专车”的人都会说好,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服务态度好,车况好,干净卫生,守时,好车多等等。加之传统出租车运营机制的诟病重重:垄断的出租车市场准入机制,限制的出租车数量,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增长,黑车的猖獗泛滥,出租车司机的份子钱居高不下,司机的收入与服务脱钩,服务态度差,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出行需求。专车市场的优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弊端,两者不断倒逼,使相关部门终于有所行动。
21日,交通部肯定了先行先试的浙江义乌出租车行业改革,并表示期待其“为全国的行业改革提供借鉴和示范”。76个有资格申请新出租车公司的人选,通过摇号的方式产生出了6个可以进入原本坚不可破的出租车市场。该市明确将“有序开放出租汽车市场准入和出租汽车数量管控”,最终实现通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来决定出租汽车的总量。同时,该市现在每车每年1万元的“出租车营运权有偿使用费”,有望在今年下调至5000元,并从明年起全部取消。换句话说,包括现有的召车软件企业在内,凡是有志于进入这一行的,都可以以官方认可的出租车企业方式进入该市。在更充分的竞争中,未来出租车从业者的份子钱普遍就会更小,行业规范程度、服务水平,各类差异化发展模式就可能提升。
技术的发展无可阻挡,出租车行业的改革有必要和互联网相结合,把召车软件为代表的新业态创新纳入广义的出租车、约租车管理中去势在必行。改革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出租车司机挣更多的钱并且打破垄断,而是要打车的人感到方便、感觉好,并且通过有效的管理使之更安全、更可靠。如此多方受益的改革,说白了无非是尊重市场,尊重市场化的自由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