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一份哥伦比亚大学(下文简称“哥大”)统计学硕士名单在中、美两国的社交网络爆红,在231名毕业生中,超8成学生的名字可通过汉语拼音辨识,有网友惊呼“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被中国学霸承包了。”当地时间21日,哥伦比亚大学校方首度回应这一事件,称该校录取的学生都是“最适合”哥伦比亚大学的人选。
李明波:哥大统计专业几乎被中国留学生霸占,这在很多人眼里并不意外。因为中国学生普遍的数学成绩好过美国学生。
王希怡:统计学学术性强,相对比较枯燥,需要沉得下心来,亚裔学生在这方面有优势。美国本土学生除了少数有天赋和有兴趣的外,似乎更偏爱商科等实用性强的学科。
赵海建:中国学生扎堆上哥大统计学,是不是这个专业毕业后找工作比较容易。毕竟,作为一个基础学科,统计学在现代科技上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王希怡:对,除了名校效应,哥大位于纽约这个世界一级大都市,那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因此留学生选择去哥大读书,对就业也有好处。道理和我们国内的人都爱往北上广深跑是一样的。
李明波:据我了解,哥大其实不光是统计系的中国留学生多,其它专业的中国留学生也不少。一个重要原因是哥大所在地是纽约大都市。中国留学生很多都不太适应美国中西部的大学生活。所以像纽约的几所大学,如哥大、纽约大学,都云集了大量的中国学生。
赵海建:我猜可能和语言也有关。统计、数学、计算机等专业对英语的语言要求并不高,比较适合中国留学生。
哥大扩招圈钱?
赵海建:但有人吐槽说哥大统计学比较水,与其他专业相比师生比低很多,这就难以摆脱扩招圈钱的嫌疑。本次事件涉及统计学硕士项目,哥大硕士项目一般不给学生资金补助,这就意味着学生需支付全额学费,而哥大的学费贵是出了名的。为了圈钱,哥大统计学硕士项目很可能会无节制地招揽国际学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哥大统计学博士项目有相当一部分由校方或院系提供资助,中国学生的比例就低很多。
王希怡:哥大招收留学生不可能没有经济上的考量。留学生不可以像本土学生那样贷款上学,而需支付全额学费。这对美国学校来说简直是福音。据估计,中国留学生每年对美国经济的直接贡献可达5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五年成美国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像南加州大学就因中国留学生太多,被人戏称University of So-many Chinese。
赵海建:问题是,中国学霸扎堆学同一个专业,即便这种专业就业前景好,也总有一天难以找工作。
王希怡:但是,说哥大“圈钱”也不一定客观。毕竟,高校招收留学生,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此外,也有助提升学校在海外的声望和品牌效应。
西方教育遭误解
李明波:中国学霸“承包”哥大统计系,至少说明中国人数学很牛。听过这样一种说法,美国初中生学的数学是咱们国家小学生学的水平,美国高中生学的数学是咱们国家初中的水平。美国的高中教育,基础部分是比较简单,比如俗称的美国高考(SAT)的数学部分,相当于中国初中生的难度,中国学生考SAT数学基本满分。
赵海建:但这其中多少有些误解,就难度而言,中国的数学教育难度其实不是最大的。我们觉得中国数学难是因为一刀切,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内容。而在国外,更多的是分层教学,学有余力、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挑战更高的层次。比如在美国,中学8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始学微积分,而这是我们大学才学的内容。单纯比较数学难度差异不现实,也不具备可比性。
李明波:我觉得,大多数人掌握必要的知识就足够了。事实上,比起美国高中的基础数学,我觉得中国的高中数学有点像在考茴香豆的茴的四种写法。
王希怡:西方国家计算机普及得早,对于基础数学的教育不太重视,很多人觉得没必要学得那么深。不过近年来,一些国家如英国也开始反思数学的基础教育问题。
赵海建:我此前去加拿大的时候,就看到当地报纸在担忧本国的数学教育,理由是,很多学生因为畏难而选择放弃选修数学,从长远来看,这最终会导致加拿大科研人才的短缺。
西方数学潜力大
李明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美国中小学生学的数学比我们简单,但美国却能出现很牛的数学家。
王希怡:对,到高端科研领域,西方国家的理科人才和亚洲国家比是不遑多让的。看看诺贝尔奖得主就知道了。像最近刚去世的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也是拿过诺贝尔奖的顶尖人才。
赵海建:我们总说欧美国家的数学教育水平低,但就像你说的,这些国家并不缺少数学人才。这从他们的科技水平就可以看出来。没有数学的支撑,就不能有如今先进科技的发展。当然,不排除这些国际引进了大量的国外科技人才,但主力还是本国科技人才。
王希怡:其实,西方国家并不缺乏尖端科技人才,这些人才的数学能力往往也是拔尖的。这充分说明在专业领域,中外的数学能力不见得存在差距。
李明波:我们对美国数学教育有很多误解。中国数学教育培养出的是金字塔形的人才梯队,美国则是两头粗中间窄的纺锤形人才梯队。美国人在数学领域,更多的是重视精英人才培养。换句话说,其实我们对美国数学教育的印象并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