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浪潮,互联网正有力地推动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同时,“安全”问题也相伴而生。无论是个人信息泄露、密码被盗,还是商家企业遭受数据威胁、政府网站受到攻击,都属于“网络安全”、公共安全的领域。 6月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79.6%;其中,60.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整体对互联网信任度高,依赖性强,安全意识较弱。 因此,如何普及互联网安全知识,如何让网络安全成为基数巨大的网民群体的自觉意识,培育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口中“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新一代“中国好网民”,就成了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真命题。 “互联网+”时代,更需安全筑底。如果没有加上“安全”,那么加上的别的行业可能都会根基不牢。从2014年开始举办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就是为了在全民中唤起“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