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有17.7万人,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就业创业工作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昨天,市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之二》显示,“公务员(课程)热”继续降温,比2013年、2014年分别下降3.2个、0.7个百分点。但由于政府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和就业稳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仍是择业首选。(6月24日新闻晨报) 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季,如火如荼的高考刚过,全国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们考试密集走出大学校园进入社会。如今,更难就业季的数字一年比一年大,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寻找一份合适、稳定的工作成为了毕业生们的择业首选。在一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务员热虽然降温,但是相比私营企业来说却仍然是择业首选。有人会说,这些人无非是抱着轻松工作,轻松拿钱的心态选择公务员,也有人说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公务员将会给公务员队伍带来美好的明天。然而对于选择公务员的人们心里真的是装的是千家万户、百姓疾苦、天下忧乐? 曾有人论到:一流人才在商界、军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从政者可以迂回、回旋,政策失策、措施失误可以收回改正。经商者必须把握商机、胆大心细为企业盈利,为社会带来就业和发展。如今看到这样的新闻,笔者不禁感慨从什么时候起,正值最美年华的大学毕业生们把“稳定”作为了择业的首选,把公务员当成了“稳定的来源”。笔者想问:这种偏执的择业观到底是社会病了,还是这些孩子们病了? 质疑毕业首选公务员这是“病”得治,倒不是因为对公务员有偏见,恰恰是因为没有任何偏见,并且尊重这个职业,所以这样发问。细看一下调查,选择公务员职业有多少人是出于“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多少人想真心想为一方百姓干出点实事?而现实的答案总是那样的残酷,“稳定”、“轻松”、“权利”、“物欲”成了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这样的择业观能不让人担心吗? 我们都抱怨着社会到处需要“走后门”,都痛恨着“有钱任性”、“有权任性”,可现实是,我们自己办事的时候也不断的“找关系、走后门”,不得不承认,我们痛恨的不是不公平,痛恨的是自己处于弱势的位置,于是错误的价值观出现了:我要“有钱”、“有权”,我要“办事再也不求人”,最终,我要“考公务员”,我要“当官”。如果这样的“我”进了公务员队伍,后果是怎样的?会拼命努力工作,但不是为了干实事,只是为了“爬的快”;会忍住所有的苦,但不是为百姓谋福利,只是为了“成为人上人”…… 对于当前毕业生的畸形择业观要疏导,同时政府也应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规范私企,让毕业生看到私企的待遇和福利也不差。当然,对于公考政府一定要加强监督,防止走后门作弊现象,以确保吸收健康的血液来为人民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