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鉴宝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青神论坛
›
关于宋进士史通是青神还是丹棱人之我见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58969
|
评论:
2
关于宋进士史通是青神还是丹棱人之我见
关于宋进士史通是青神还是丹棱人之我见
[复制链接]
南山种豆翁
南山种豆翁
当前离线
积分
2394
发表于 2015-6-3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关于宋进士史通是青神还是丹棱人之我见
南山种豆翁
宋进士史通是青神人还是丹棱人? 近读县志,见彭遵泗撰乾隆版(1720)《丹棱县志》“订误”第一则云: 旧志载:史通,邑人。少与兄恂,俱以文学名于时。登元祐进士,历官通州尉、石盘令有古循吏风。著《易蓍》、《乾坤别解》、《诗》《书》义、《论》《孟》义、《刍荛策》一卷。墓在邑南十五里石马陵。按唐子西《史通墓志》云:“通字子深,世为眉之青神人。其先出鲁国,后徙杜陵。唐末入蜀,遂家于眉。通中元祐三年(1088)进士,历达州、通州尉,盘石令。年月日,卒于官,葬于某山之原。”据此,通为青神人无疑。旧志以为邑人,墓在石马陵,不知何据?今于《士女表》中不敢再入,而录子西墓志于《艺文》,庶不使后人而误后人也。
据彭遵泗“订误”所言,史通,旧志载为丹棱人。死后墓葬于邑南十五里石马陵。彭遵泗所言的旧志,应为明洪武年间丹棱知县孔克宜或康熙二十四年(1685)山东进士丹棱知县张晓所纂修的《丹棱县志》。
可见在旧志中,史通是言之凿凿地作为丹棱人而载入县志的。
但彭遵泗在撰乾隆版县志时,却依据唐子西《史通墓志》中:“通字子深,世为眉之青神人。其先出鲁国,后徙杜陵。唐末入蜀,遂家于眉。” 一句,推翻旧志所载,加以订误,认为史通为青神人无疑。因此,他说“今于《士女表》中不敢再入,而录子西墓志于《艺文》,庶不使后人而误后人也。”
其后,道光版、光绪版《丹棱县志》中也依彭遵泗所言,史通不再载入县志。尔后,在民国12年版《丹棱县志》中,却又再次将史通载入县志。不仅云:“进士史通墓。在县南十五里石马陵。石马翁仲犹存。” 而且还加按语云: “按《通志》(四川通志)引《人物考》:‘史通,丹棱人。少与兄恂,以文学知名。举元祐进士。’”但遗憾的是不知撰修县志者所引《通志》为何版《通志》。更有甚者,撰修县志还径直将【宋唐庚《志铭》】中“君讳通,字子深,姓史氏,世为眉之青神人。” 改为“君讳通,字子深,姓史氏,世为眉之丹棱人。” 当然,笔者认为撰修县志者如果没有确凿之依据便率直将“青神人”更改“丹棱人”也太不严谨了。
本着对历史人物求是之探讨,笔者认为,彭遵泗“订误”所言值得商榷。其理由有二:
一是,对史家之言不能轻易否定。既然彭遵泗所见之旧志与《通志》(四川通志)引《人物考》,都明载史通为丹棱人,想必修志者无所依凭决不敢冒然下笔。至于【宋唐庚《志铭》】一文,修志者,特别是撰《通志》(四川通志)《人物考》的作者也不会没有读过。既然撰修旧志的作者读过,他们却依然把史通作为丹棱人而载入志乘,你不能说是他们率性所为吧?
二是彭遵泗仅凭【宋唐庚《志铭》】一文中“君讳通,字子深,姓史氏,世为眉之青神人。” 这句话,而否定旧志,似嫌不足以证明史通不是丹棱人。首先从句意来看,可以解读为是史通的祖藉是在青神,但史通却是生于丹棱而长于丹棱。因此,说史通为丹棱人也不无可能。其次,据历版旧志载史通墓在丹棱县南十五里石马陵,可以从侧面证明史通可能是丹棱人。否则,史通不可能无故葬在与青神毫不达界的丹棱,因为史通并没在丹棱做过官。
为此,笔者专门请教过有关专家。专家回复说,他查了下《唐先生文集》卷十《史子深墓志铭》,确记载为:“君讳通,字子深,姓史氏,世为眉之青神人。” 且这样的记载又见《经义考》卷21,嘉庆《四川通志》卷47,光绪《青神县志》卷48,光绪《丹棱县志》卷8等。其后相同的记载,其根据大抵皆出自唐庚所撰《墓志》。
至于,为何乾隆之前的丹棱旧志及民国12年丹棱县志会将史通归为丹棱人呢?专家推测原因大约有二:一是确为误记;二、或许有现已佚亡的资料记载史通曾家于丹棱,当时的撰志者见到过,所以才有此说。因为,“世为青神人”可能只记其迁蜀后的祖籍及其后若干代。唐庚没有记载史通家曾迁居过丹棱,仅是没记载,并不意味没有过这事实。此外,因青神在丹棱之东,二县不接壤,所以无县属地分合导致有二说的可能性存在的第三种原因。
因此,专家建议:在校点古籍中,对待这样的问题,只能以存疑的态度,客观的保存原始记载,或以加按语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推测。
笔者非常赞同专家的意见。不能冒然地否定史通不是丹棱人的说法 。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7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illumination
illumination
当前离线
积分
587
发表于 2016-5-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了,顶起走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彭山沃德高
彭山沃德高
当前离线
积分
2
发表于 2017-11-1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上都找不到的人哦,名不见经传。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