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94|评论: 5

[群众呼声] (转)基层大学生的声泪俱诉,,,我们的悲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益性岗位大学生是通过政府组织的《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考试,以正规渠道考进相关基层部门的,很大程度弥补了基层的不足,为基层带来了新鲜血液。内江市近三年来先后招聘4批大学生到公益性岗位,人数达1000余人,其中2009年招聘了120人,2011年600人,2012年312人,其间有一部分通过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离职外,多数仍留在基层工作。今年4月全市还将再招150人。出发点是好的,减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解决内江基层服务岗位人才紧缺的问题。然而政府只管招人,人员的动态管理机制和退出机制却没有制定具体的细则,这也为后来造成的不可调和问题埋下了伏笔,产生不满情绪,形成不安定因素。

  当初招聘时说合同期满如果还愿意继续干,可以续签,然而今年三月出文却改口说干满三年的不再继续签合同,地方政策变得太快。当时入职培训的时候说过,这个工作比村官还稳定,还可以定向招考,原来是莫须有的事,也不是像招生简章上说的县区人才交流中心免费为被聘用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人事代理,事实是收了费的,五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和生育保险)仅兑现了三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大打折扣,让人感觉上当受骗了。
  如果当初在招聘的时候就明说只签三年的合同,三年后另谋职业,我们也不会带着美好憧憬去报考这个公益性岗位,我们不需要政府的施舍和同情,因为我们是大学生,有知识,有技能,不愁找不着工作,我们中的多数是录用后才把原来的工作辞了,因为我们觉得为政府做事,有保障、稳定、感觉踏实,因为我们相信政府,我们甘愿投身基层、甘心将青春热血奉献给基层,就这样我们埋头苦干,一干就是三年。然而三年合同到期了,政府的一纸合同明确表示不再续聘,无情地将我们的热情浇灭,无情地将我们的梦想破灭。没有名没有分我们可以忍,工资低我们可以忍,没有好的福利待遇我们可以忍,然而这次将我们干了三年的服务基层人员全部清退而不给任何说法让我们忍无可忍。

  我们不说这三年在基层做了多少贡献,吃了多少苦,至少我们一直以来都在默默无闻地用心在做事,认真地完成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能力并不比公务员、事业人员差,任劳任怨,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多最杂的活,我们也为基层事业的发展尽了自己的一份力,奉献了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青春岁月,没有功劳也应该有苦劳,然而到最后非但没有名没有分,甚至工作不保。当初拿着仅仅900元的低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除了生活费、路费、通讯费、赡养老人的开支,几乎没有存款,那样的日子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我们没有向政府叫苦,没有埋怨,没有放弃不干。因为我们相信政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定会考虑到我们的难处,我们相信凭着吃苦的精神总会有出人投地的一天,因为我们懂得苦尽甘来,善始善终的道理。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两年后我们终于涨工资了,虽然依旧没名没分,不过我们看到了希望,也更有干劲了。然而好景不长,当解聘这一残忍的事实突然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感觉是被抛弃了,这对我们公平吗?用了三年,锻炼了三年,有了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现在突然不用了,这是为什么?这残忍的事实给我们当头一棒,深深刺痛了我们的神经。2009年的招聘的公益性岗位人员面临下岗,2011年、2012年的也是坐立不安,一大批人就这样被搞得人心惶惶。然而政府并没有跟我们讲道理,连讲道理的机会也没有,也没有征求我们的意思,也没有到基层来调研,就把文件出了,政府的答复也只是“按文件执行”,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第一项就是改进调查研究,多到基层单位和群众中间,政府出文不体察民情。

  这是一个讲理的社会,和谐的社会,为什么政府不能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没人站出来给我们一个说法,今年6月份即被停发工资,我们就彻底失业了。我们不解,是我们干得不好,是乡镇不缺人手了,还是政府发不起工资,亦或是财政资金缺口太大?但是当我们看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依然在内江继续招聘时,我们也理解了,政府就是喜欢玩数字游戏,能解决当年的就业问题的措施就是好措施,就业率达到了多少多少,对政府的政绩就有一定的贡献。而就业的提高是不惜以牺牲我们服务了三年的基层人员的利益,因为只有辞退原有的人员才能腾出岗位来吸收新人,才能不给财政造成负担,这叫新的不去旧的不来。多么高明多少果断多么有创意,我们彻底被打败了,我们被算计了还一直蒙在鼓里,是我们太傻太天真太好欺负?我们一直处在弱势的地位,信息不对称,常常处于被动,任人摆布,任人宰割。我理解政府的苦衷,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只是这一刀切的做法难抚民心。我想问政府,你们在处理事件的时候认真全面考虑过吗,制定政策的时候有没有真正地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还是只是做做表面文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7-23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单位也有一些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的员工,工作多、报酬少,很可怜的。刚开始都充满激情的干,后来发现根本就是毫无前途,失落至极。强烈建议市人社局真正关心一下这个群体,不要“顾头不顾尾”。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7-23 12:48
另外换工作吧!一两千的工作到处都是!

发表于 2015-7-2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悲哀啊,比如我们单位的协理员们,刚开始的时候都很有激情,做事很积极,工作学的快完成的又好,领导也乐于将事情给他们做。但是问题慢慢就出来了,体制内的钱不是说你干活多就能拿的多,是要看身份的。协理员们每天累死累活,但是领到工资远不如部分游手好闲的正式工多(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所以慢慢的他们也就疲倦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干的再好又有什么用,我一得不到提拔二年终考核的奖金没我份三就算做的不好上面查起来也不会找我”,所以现状是一方面他们面临解聘,另一方面在单位得过且过。政府这一招真的是害苦了广大协理员啊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7-24 00:13
政府如果这样逃避问题,不正面解决,就太没责任了,公益性岗位?现在献血都没有无偿,自己及家人还可以免费受用。
发表于 2015-8-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体制现在就这个样子,身份区别对待,等级观念严重。不是你干得多,就能有你的份儿。往往什么事都干,什么都还没有你的份儿。那些正式工天天游手好闲,上班就是来喝一天的茶。各种钱,各种福利该领还得领。公益性这些机关事业单位上的“二等”公民,根本就没有你的份儿。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