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因宋代建有龙山寨得名。地处苍溪、阆中、巴中之缘,高耸于群山之中,有“鸡鸣三府,货通九州”之称,又因为西南最大的苗木药材基地,被誉为“大山里的小温州”。 龙山场有段残存的老街,板缝中长有青青小草的石板道,硬排扇穿斗木瓦房,木质铺板的柜台、有廊柱的宽街檐、深棕色的双扇门四合院门楼,那宁静、那幽深,散发出一丝丝古朴的韵味。 昔日的禹王宫,值得一提。禹王宫是建于明清时期,是奉祀当年治水有功的部落领袖夏禹的宫殿(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王宫,宫内大殿斗拱重檐,宏伟气派;高大的围墙、小小的戏楼。宫外有雄伟肃穆的万寿宫,古色古香飞檐凌空的过街戏楼、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平坦宽敞的宝光台……。而今,仅禹王宫还风骨犹存,那有“禹王宫”字样的围墙古砖,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沧桑。 仰钟山,是龙山的顶峰,生得相当奇特,四周陡峭,山顶平坦,极似一口仰面朝天的大钟。站在仰钟山上极目远望,龙山场高楼林立、平坦宽阔的苍巴公路穿场而过;群山逶迤,重峦叠嶂,摩云接天,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 峰顶有寺庙,叫“仰钟寺”。仰钟寺始建于明末清初。因寺内置一仰钟而得名。 共和国立国后废弃。
2000年11月经当地信众百余人集资重建,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 仰钟寺为一院两重格局,主殿、偏殿各两重。院内有2002年新安装的铸铁仰钟两口。 山门两边有“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之偈语。 卧牛山在仰钟山之北,因山上有一状似卧牛的巨石而得名。
卧牛头这边的陈家湾,怪石林立、坑坑洼洼;尾那边的任家湾,坡地舒缓、梯田层层。传清同治年间,陈家湾农户贫穷,而任家湾住户富裕。有风水先生讲:“石牛口吃陈家湾草,粪肥任家湾田”。于是,陈家湾人寅夜集众,将石牛掉头。可被任家湾人发觉,以破坏风水罪,状告县衙。知县毛隆恩判石牛还原方位。并咏诗一首:“怪石巍巍恰似牛,山中独卧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青草齐眉难开口,牧童敲角不回头。自古项下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乡人将诗勒碑于石牛之左。 我想,当年知县判石牛还原方位,用时下的话来说是“和谐”, 其实也是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偈语的诠释。 2015-07-22 资料为仰钟寺提供并参考何亨金先生《龙山古镇行》一文。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