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浓雾中,长势茂盛、人多高的花椒树显得格外的青翠,给昔日的荒山头铺上绿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好闻的椒香味;几位中年妇女正忙着在椒林里除草管护……这是8月22日,笔者在平昌县土兴镇铁城寨花椒种植基地里见到的情景。
这片占地1200余亩的花椒种植基地是位名叫王宪昌的业主返乡创业建立的。在他的带动下,平昌县已招引落地25家种植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回家乡二次创业的业主,今秋种植花椒3万亩330万株,让野岭荒坡变“金山”。
二次创业 返乡开荒种花椒
今年47岁的王宪昌,是土兴镇仙灵村人。1987年,年仅18岁的王宪昌就外出到北京打工从事水电安装,从小工做起逐步发展。20多年的摸爬滚打,王宪昌成长为了有员工400多人、个人资产达5000余万元的“大老板”。
http://www.scpc.gov.cn/UploadFile/1/2015/8/20150824130643414341.jpg
“春江水暖鸭先知”,建筑行业滚爬多年的王宪昌,2012年就感知到了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正在结束,自己必须要及早准备,逐渐向其他行业拓展。最初王宪昌准备和朋友在成都开家大酒楼,在考察后厨基地建设时,他接触到了花椒种植。
花椒喜温怕涝的生长特性适合家乡种植,花椒种植的巨大经济效益也让人惊叹。王宪昌心里一动,是不是就回家去规模种植花椒,为自己开拓一片发展新天地,也为尚还贫穷的乡邻们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王宪昌是一个有了想法就会立即付诸行动的人,当年他就在老家仙灵村流转土地试种了200亩九叶青花椒。一年后,试种的花椒长势旺盛、有1米多高了,证实了家乡非常适合九叶青花椒的种植,王宪昌决定,不去成都开办酒楼了,就在家乡规模种植九叶青花椒。
2013年秋,王宪昌从重庆江津聘请技术人员李春胜作技术指导,投资400多万元,以每亩300—400元的年租金,在土兴镇万城村及周边的华山村、仙灵村集中连片流转野山荒坡1200余亩,按2米的株距、3米的行距种植下了18万株九叶青花椒,并成立了平昌县万城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
王宪昌回乡种植花椒,土地租金让乡邻们的野山荒坡生了“金”,更重要的是给留守的老人妇女一条挣钱的门道,花椒园里常年用工近30人,都是当地50、60岁的留守老人妇女,年均工资收入在2万以上。60多岁的龚克光常年在花椒园务工,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他高兴地说:“不是王总回家种花椒,我们这老了的人能在哪里去挣个钱嘛!”
示范带动 推动花椒产业发展
8月,正是花椒成熟的季节。王宪昌种植的花椒初次挂果,烘干花椒300多公斤、实现收入2万余元……富有九叶青花椒种植经验的技术员李春胜测算,明年王宪昌的花椒园就会全面挂果,可实现产值300余万元;2017年进入盛产期,年可实现产值八九百万。
王宪昌种植花椒的成功,平昌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感觉到花椒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产业,在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同时聘请专家来测土壤酸碱值、考察气候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决定把花椒产业的发展作为平昌县扶贫攻坚的一个骨干产业,规划到2020年,全县种植花椒20万亩,建成川东北花椒产业基地县,产值5亿元以上,椒农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培育出1家集规模种植、冷冻保鲜、精深加工、网络营销、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知名龙头企业。
平昌的花椒产业的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业主带动、群众自愿、科技支撑、多元发展”的机制,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实行公司化运作,县上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成立了花椒产业投资公司,具体承担花椒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栽植育苗、经营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创建、产品开发等业务。
平昌的花椒产业的发展摒弃了“家家烧火、户户冒烟”的做法,以业主为主,大力实施“回引工程”,招引有实力、懂经营,能规模栽植花椒1000亩以上的业主,借以解决花椒产业发展的持续投入、长效机制、技术管理、营销渠道等问题。目前,在王宪昌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已招引落地种植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回家乡二次创业的业主25家,今秋在土兴镇、江口镇、涵水镇等13个招引业主到位、土地流转到位的乡镇,示范规模种植花椒3万亩330万株,新建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让野岭荒坡变“金山”。
http://www.scpc.gov.cn/UploadFile/1/2015/8/20150824130708748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