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锅说锅 于 2015/9/15 13:37:4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全球华人首富超人李嘉诚跑了,坚决果断绝不拖泥带水跑出了中国大陆并跑出了中国香港。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李嘉诚跑了,实在是个最正常不过的避险行为,你说是商业避险也行,说是政治避险也行。好比中国股市,感觉超想的人早就空仓走人了,如果没空仓,断崖式千股跌停千股停牌而导致的不顾法律不顾道德的限空,只有听凭平仓,连避险对冲的机会也没有了。
按瞭望智库的说法,我们跟李嘉诚本来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按照宪法中“四个坚持”的原则,李嘉诚等迟早就是我们专政对象。李嘉诚之跑,好比49年,眼明脚快的人跑了,而没来得及跑或是根本没打算跑的人呢,去翻翻中共历史教材,公私合营,三反五反,曾支撑起中国微薄民族工业的资本及资本家,全收归为国有了。
互相利用,总有一天会互相失去利用价值,只是,李嘉诚跑得比我们料想的更快些。
几十年,李嘉诚建立了经济帝国,不管这个经济帝国多么强大,对中国大陆的经济来说,李嘉诚仍只不过是“一介小商人”。把李嘉诚定位于“一介小商人”是新华社批准成立的瞭望智库。这个智库,9月12日发表了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
这篇文章历数在各种关照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豪族李嘉诚,在中国经济遭遇危机的敏感时刻,如何背信弃义过河拆桥,于是,发出愤怒的呼声:别让李嘉诚跑了。
如果,这仅是套牢者对清仓者的愤愤不平,尚说得过去,但这篇文章的真正要害,并不在这里,这篇文章的要害在于公开、公然地表达出一种情绪,透露出一种现在、或是将来对李嘉诚等一介小商人可能采取的措施。
文章首先说,众所周知,在中国,地产行业与权力走的很近,没有权力资源,没有权力的扶助和勾兑,哪里来的机会?
这是经济层面的,众所周知的权力的扶助和勾兑。而政治层面,瞭望智库说:在英治时代,虽然港英政府亦喜欢借助华商领袖的势力,来维系社会平衡,但是,总体而言,香港还算是一个健康均衡的社会。
关键词:英治时代;香港还算是一个健康均衡的社会。
但是,到了80年代,《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后,香港社会即发生了重大变化。“港人治港”的潜台词,成为北京重点倚重对象的不是香港的升斗小民,而是香港的华商领袖。三十年来,香港的头面人物不断受到各种“关照”。香港逐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豪族。对于富商阶层的畸形扶持,使香港的社会结构失去了平衡,正是这种社会领域的失衡,导致香港经济结构出现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不仅造成今日香港经济低迷,更造成了香港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整体退化。
关键词:《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后;港人治港;不平衡;经济低迷;整体退化。
痛定并没有思痛。面对香港的社会结构失去平衡,瞭望智库公开、公然、不客气地说:大商人已经不再是社会稳压器,失去了其利用价值;香港作为自由港虽然仍然重要,但是已不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国家来说,整个香港的利用价值大大下降。中央政府应权衡利弊,果断抛弃不再有利用价值的香港豪族。
关键词:利用价值;抛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失去了利用价值,丢掉了就是。可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瞭望智库接着威胁道:香港豪族,纵使是曾经受到过领导人关照,也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时势变,政治地位亦变。有权力之利剑,踏平香港各个山头,可谓易如反掌。在此大势之下,此前的香港豪族,从被关照的对象,逐步沦落为被整肃的对象。
关键词:权力之利剑;踏平;沦落;整肃。
瞭望智库接着说:一朝天子一朝商友,不是所有人都跟你熟。瞭望智库明白的事,李超人当然明白,只是瞭望智库敢明白说出来,李超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在此危墙下失去利用价值的一介小商人李嘉诚,不跑才是怪事,不跑就不是超人了。
一介小商人,没利用价值了,跑就跑了,有这猪头没这猪头也要过年,可瞭望智库却又认为在中国经济危机敏感时刻,香港动荡时刻,这一介小商人李嘉诚是华人世界数十年的商界领袖,甚至可以说是华人历史上最强势的商界领袖,其存在对于香港的象征意义,无可替代,理应成为香港稳定的基石之一。李嘉诚可以撤资,也可以一而再,再而三,但是不能秋风落叶,一扫而光。未来其在大陆,在香港,都应该留下标志性的财富与物业,李嘉诚等还有三大使命要完成:兼顾民生,回报穷人;稳定香港,担起商界领袖的责任;必须要做更多善事,经营社会事业。
失去利用价值的李嘉诚,到底还有没利用价值呢?瞭望智库自己在撑嘴。
有位网友说:令人惊恐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恰恰就是在目前中国经济出现问题的关键时刻,我们不去给国人以信心,不想方设法去征得全世界对中国市场和经济的信赖和放心。却匪夷所思的高喊什么“别让李嘉诚跑了”!试问,你让在华的外资企业怎么想?你让有意向准备来华的世界企业怎么办?以后谁还会敢来中国,谁还会再信中国?
不去问李嘉诚为什么要跑。瞭望智库最令人惊恐的百思不解匪夷所思的并不是高喊“别让李嘉诚跑了”,而是别让李嘉诚跑了背后的一贯性逻辑及对中央港人治港方针的批判。
201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