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复习—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哲学部分5
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处于支配地位;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如:
画龙点睛、擒贼先擒王、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都是强调要抓主要矛盾。
2、事物的性质由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如: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3、矛盾问题的精髓: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握重点,统筹兼顾”:抓住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6、质量互变规律
质:一切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
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发生质变
如:老子讲“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在讲做事情要注意火候,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7、事物构成成份及排列组合的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
如:“田忌赛马”
8、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而质变是剧烈的、显著的。
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10、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1、“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意思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12、确定主要矛盾的标志:重点、中心、关键、核心、基础、放在首位、突破口
13、确定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标志:本质、主流、主体、方向、实质、优势、绝大多数、总的说,总体上讲。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想知道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复习,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点击看:公共基础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