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是世界无车日,也是泸州市一年一度的“城市无车日”活动,来自泸州各界的600余名市民通过集中骑行、跑步、徒步的形式,参与无车日活动。今年“城市无车日”的主题是“绿色交通——选择·改变·融合”,强调多种交通方式建设的必要性,方便人们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改变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并将绿色出行与社会生活相融合。活动旨在鼓励市民重新思考出行方式,选择更绿色的交通方式,探索出行方式改变对提升个人生活品质的重要意义。
发动公众和企业积极参与优先发展和全面改善公共交通:鼓励乘坐清洁公交车;鼓励建设专用公共汽车道;改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鼓励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舒适度、清洁度和服务水平。鼓励公众和企业积极参与提高机动车辆及燃料环保技术性能,积极参与环保驾驶。这些活动对于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平,缓解我市的交通拥堵状况,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来源颗粒物污染治理不像固定污染源较为集中、控制和管理涉及的责任者相对较少,比较容易通过政府制定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监测和信息公开来对其排放进行监管。北京市政府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有效工作,并正在着手建立公开的排放监测数据信息平台。交通来源颗粒物的污染源是汽车、道路等,它涉及了广大民众、企事业单位,即污染源众多。它的控制,只有广大群众和企业参与及本身环境意识和素质、道德品质的提高,才能真正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其本身就很需要广泛、高效的公众参与:发展公共交通和公众参与是解决城市空气污染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