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强向回乡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及所有来参与青川建设与发展的仁人志士说:“我在青川等你”
四川新闻网广元10月1日讯(柳桂华 邢宇环)青川县坚持实践育才、创业兴县工作导向,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平台支撑、政策扶持、服务保障四大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率、创业成功率和创业带动就业率,努力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宽松环境,在青川构建创新创业“新时空”,敞开怀抱迎“归雁”。
近来,青川县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着力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努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澳大利亚留学归来、曾在纽约给马云阿里巴巴上市敲钟的女大学生王淑娟回到青川发展养蜂业
青川每年高考外出的大学生近400人,但平均每年回青川创业就业的不到50人,全县劳动人口中大学生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吸引、支持更多大学生来青川创新创业,是实际人才强县战略的根本之策,是推进创新发展、跨越提升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就业、发送民生的重要举措。人才是强县之本,发展之源。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质改革,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造就一支并举、勇于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队伍,推动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青川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以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迎“归雁”。
一是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开展“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项目培训;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二是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园和俱乐部,充分利用青川工业园区等现有资源新建1-2个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园,加强三锅现代农业青年创业园、青溪石材产业园、孔溪(木鱼)食品产业园、竹园经济开发区及青溪生态旅游产业园规范化建设,园内成立创业服务中心或通过购买服务方式,配备专职人员,加强专项服务,整合办公用房、厂房、住房,建立完善入园退园、孵化培育、服务管理三大机制,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拎包即可入驻办公。三是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对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给予1-3万元的奖励,对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俱乐部、创业园,根据实际情况给予5——30万元的资金补助。同时,强化金融扶持,该县将协调引导金融机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量身定做的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四是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保障。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人员,统一构建“一站式”的全要素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青川创业”微信建设,推进信息统计、项目推介、政策发布和绩效评估一体化。在县公共服务中心三楼和乡镇政务中心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窗口,编制《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指南》,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政策、孵化、培训、项目推荐、专家指导、业务办理、互动交流等“一站式”、“一条龙”指导服务。
投资创业环境的优化和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已吸引了一批大学生和事业有成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批以前在外地打工、已完成了原始积累的农民工也纷纷回乡办企业,参与家乡经济发展。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的大学生赵海伶回乡办起了“海伶山珍公司”,现已成为“全球十大网商”和2014年度全国“三农”人物;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后又在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青川女儿王淑娟,在青川建起了中蜂养殖基地,发展蜂蜜产业,并在青川县委县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的支持下,发展电子商务,2014年,王淑娟受阿里巴巴集团之邀,去美国纽约为阿里巴巴上市敲钟,成为为马云的公司在纽交所上市的8个敲钟人之一。目前王淑娟又建起了阿里巴巴“青川特色馆”,在网上专门销售青川的木耳、香菇、茶叶、核桃等土特产。在赵海伶、王淑娟两位回乡女孩的带领下,青川已有30多个大学生回乡发展电子商务,2014年,青川县电子商务销售收入逾千万元。
与此同时,房石镇肉牛养殖大户杨飞、青溪镇专业种植羊肚菌的黄春贵等一批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也纷纷回到青川创业致富,成为青川农业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青川县人民政府县长刘自强告诉记者:“通过3年的努力,我们将吸引300名大学生来青川创新创业,带动1500名以上大学生就业,形成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充分涌现、科技创新企业蓬勃生长、人才推动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