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家住护国镇德红村2组的曾金国一家正式搬进了新修的楼房,亲戚们都来家里为他庆贺。曾金国笑着说,“今年村上最多的喜事就是“乔迁新居”,如今的德红村算是要甩脱穷帽子了。”地处岩区,由于交通的不便和地理环境的恶劣一度让“穷乡僻壤”成为德红村的代名词。而今,通村水泥路连接至天仙镇,融入了纳溪区旅游环线,沿着公路两旁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楼正在展现这个岩区村落的生机。(11月4日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
贫困村要实现全面脱贫,不能够将心思放在领导的重视和调研。“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贫困村的干部们从自身村情出发,认真谋划,在摸索中前进,积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团结带领村民,解决好村民的住、行、电、水等民生难题,才能够走向一条致富之路、成功之路。
贫困村干部要积极转变发展思维方式,不能够等、靠、要,贫困村落后的面貌才能够改变。作为一个村的父母官,需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真抓实干,闯出一番新天地,德红村就是一个成功经验。德红村之所以成功脱贫,有一个有战斗力的村支部,有一个好的领头羊,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寻找到一个适应发展的产业之路,值得贫困村去学习。(作者:huxiqing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