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羌人曾广布于黄河中上游,是古华夏和现代西南诸多民族的主要族源。今川西羌族是古羌人后裔,有语言无文字,栖居于深山峡谷,支系繁杂,方言差异甚大,以夏历(农历)十月一日或冬至日为年节。上世纪八十年代,羌族主要聚居区的北川、汶川、茂县、理县代表商定,将羌族年节统一为农历十月一日。北川地处羌、汉接壤,受汉文化影响颇深,尽管有学者称其“徘徊在汉与非汉之间”,但在族群的精神认同上,他们血液里流淌的仍是对“羌”的归从。
君不见,千佛山巅雪皑皑, 峰峦叠嶂浮云外。 太阳乍出射红光,天风骤起波涛涌。 云海漫流成巨瀑,倾泻直下气势雄。 天辽地阔襟怀开,家山使我长眷恋。 我欲乘思飞万里,湔水河上看渔船。 十月一日羌历年,故乡游子客江南。 钱塘风景无心绪,思念萧萧满北川。 带霜野菊犹夭冶,欲和羌装争姝艳。 羊皮鼓响召神助,端公唱史述族源。 篝火熊熊照碉楼,经幡猎猎吹新颜。 安昌河畔千人舞,粗犷豪放称彪悍。 咂酒诱倒高阳徒,阮籍刘伶同流连。 羌女不屑胭脂妆,烂漫不怕春风颠。 情歌对唱绰风骚,眉目勾魂何缠绵。 禹穴树高夜雨深,石纽山麓故城寒。 回首儿时旧风味,物是人非只伤情。 青春一去不再返,几度花开几回妍。 白衣苍狗桑梓陌,杜鹃长啼入梦牵。 谁与长夜倾千杯,迷离依稀邀青莲。 浮世悲欢谁不朽,情义之外尽云烟。 (2015年1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