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0】:在微博与微信的时代,无疑使得文字进入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文学还有作为吗?我想是有的。那就利用碎片化的特点进行格言与警句式的表达。其实,这样的记录是蛮有意义的,你看《论语》不也是碎片化的吗?《夜航船》不也是碎片化的吗?所以,碎片化的心灵感悟与表达大有作为。也许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但我以为的确有意义。因为,那些长篇大论的文章,其书写的精髓也就那么一点点,它不过是展开了或是注水了而已,而我这样写,是没有注水的,全是干货。而且,信息量很大,涉及的学问也不少。
【又】: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我以为,首先应该恢复祠堂建制,这样可以实现家族自治,维护家族与乡村的真正和谐稳定。其次是重建乡贤体系,让乡村有一个道德与学养的至高标杆。第三是实现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如果切实做到这三点,中国的乡村一定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美好,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乡村的各种犯罪。其实,美丽乡村这个提法应该改为美好乡村。因为,美丽只是表象,而美好却是发自骨髓的。
【2015.11.19】:现在很多艺术评论家对于艺术的眼光,往往是对艺术的曲解。那么,什么才是艺术的眼光呢?在说是什么是艺术的眼光时,首先要说说什么不是艺术的眼光:第一,它不是历史的眼光;第二,它不是政治的眼光;第三,它不是道德的眼光。排除这三点后,我们就知道,艺术的眼光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的眼光,这样的眼光才可以穿透表象直达灵魂。艺术的眼光不能在这样的灵魂内核捕捉到艺术真谛,那么,你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了。
【2015.11.19】:这个世界一直处于茫然与矛盾中,因为,没有信仰的时候,人类无所顾忌,一切都是森林法则,弱肉强食,随意剥夺他人生命。信仰过头了,就会产生极端的个人尊严与极端的宗教尊严,从而无视别人的存在与生命,这从“伊斯兰国”不断制造的反人类的恐怖行动中得以证实。对于这点,孔子实在是太有远见,他一再主张的中庸之道,不仅解决了怎么做人的问题,更能解决了无信仰和极端信仰产生出的世界性难题。如果全世界都推行中庸之道,这个世界,一定和谐,一定美好。
【2015.11.19】:中国人历来信奉德,把守德、信德、崇德作为一生的准则。那么,德是什么?圣贤告诉我们: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也就是说,不奸诈,不违逆,不淫威,不背弃真心真性,就是德了。那么,德于人又有何益处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德是福,唯德不孤,美德者无敌,厚德者善终。那么要怎样才能得到德呢?古圣说: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
【2015.11.18】:前苏联电影《男子汉们》,有一个超越常规的艺术方法,那就是始终没有给那位任劳任怨的女主人公一个镜头,电影艺术家故意藏匿了她,这是编剧和导演要让这位重要的女主人公由广大观众一起来塑造她。这实在是伟大的设计,因为这样的设计就让女主人公的形象在观众的想象中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动人,更具感染力。这样的设计,是平庸的艺术家难以想象的。超凡的大师,总会做出超凡的艺术效果。
【又】:比利时著名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说:一切在艺术上堪称伟大的命题,不管是崇高,壮美,还是悲剧性,都不一定产生于精心布置的暗杀,毒药,情死与阴谋中,而更多地见之于日常生活,见之于平凡世态。世间最复杂,最难耐,最困惑的课题,总是生活本身和人生本身。现代真正出色的艺术家正是出于对这一事实的承认与实践,从而也就从无限的谦恭转向了真正的伟大。
【2015.11.17】:1989年4月15日,词作家邹友开在返京的火车上突然听到广播里播发胡耀邦病逝的消息,他悲痛万分,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和耀邦相处的美好时光,于是他写了一首歌词,这就是后来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唱的《好大一棵树》。在胡耀邦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重温这首歌曲,旋律和歌词中依然回荡着一代伟人的浩然之气。
【2015.11.16】:图片中这个被背篓的乡村小姑娘,让我想起当年当插队时的那个小姑娘。她爹妈死得早,就跟着五爷活,五爷是瘸子,爷孙俩活得很穷。后来五爷也死了,无依靠的小姑娘就只好独自出走。没有谁知道她去了哪里,更不知道她是否还活着。她走后,她家房子塌了,后来被人平了做坟地。很多年下来,坟地里埋了不少死人。如果她还活着,肯定是当妈了。如果她真是当了妈,那就太好了。
【2015.11.15】:在破四旧的年代,我们砸烂很多美好的传统事物,如今想起真是可惜。据说,全球百年以上的传统老店,还剩五千家,日本就独占三千多家,其余一千来家被世界瓜分。这中间,中国只保存着几十家。历史上的日本是中国的学生,但现在学生比老师保存着更多的传统工艺和传统店子。
【又】:希拉里近日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挑战了美国。奶奶的,这是它妈什么强盗逻辑?就算是挑战了美国,你能把我们怎么样?你以为你美国是谁啊?希拉里真他妈是个傻逼,被莱温斯基戴了绿帽子,还张着大嘴狗一样到处咬中国。中国现在忍着你,十年后,你美国就等着给中国当孙子吧!奶奶的!
【2015.11.14】:文人的文字,很有意思,一个又字上打一点,就是文。古人发明这个字,是不是说写文章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打点?当然,这个打点不是那种打点,可是据说就有文人为了获得这样和那样的名头,就日夜四处打点。但是,打点再多也只是个文字,绝不是文章的章。文章的章是叫你早立,或是立早。我理解这个早立的含义是早点著书立说,而不是靠打点捞去功名。
【又】:我养相思鸟也有些年头。相思鸟俗称红嘴玉,因喙红如玉而得名。此鸟羽色极其艳美,形体娇小可人,它的鸣叫十分婉转而明亮。因此甚是喜爱。好些年来养的是一只,后来担心它孤独,就又买回一只来与它作伴。结果,它们在一起后居然不鸣叫了。于是把它们分开,分开后它们居然此起彼伏地鸣叫得甚欢。看来,相思鸟这东西是不合群的,一合群它们就彼此窥视,彼此沉默,彼此打量与揣摩。独自为阵了,它反而无忧地高歌起来。
【2015.11.13】:据说默多克又有新欢了,对此,我是既欣慰又担心。欣慰的是他终于又摘掉鳏夫帽子了。担心的是,他这把年岁了,心脏还能不能经得起地动山摇?估计他会在床头备足救心丸的吧。另外,这个老头握住棒子到处刷痰盂,这点很恶心。默多克啊,谁都可以吐痰的痰盂,还有什么刷头?这事让我想起某电视台总制片人老高。与默多克相比,老高虽算不上是什么媒体人,但老高刷痰盂的功夫不在默多克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