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微信的风靡,朋友圈“私家制作”越来越火。朋友圈绝大多数是熟人,卖的都是各种私家蛋糕、私房小吃、私房菜,而且都标榜着纯手工、绿色食品,你只需要微信预定,足不出户就能吃到心怡的东西,既方便又快捷。可是这些所谓的“私房菜”能吃得放心吗? 这些所谓的“私家制作”如果换个词“无经营许可、无卫生许可、无监督抽查、无专业培训、无产品标准的个体作坊”,您可还吃得下? 在网络时代,食品安全的监管一定不能忽视网络销售这个途径。2015年10月日开始执行的新《食品安全法》,对网络食品的食品安全监管也做了相关说明。也就是说,从今年10月开始,即便是朋友圈卖的“私家自制”食品,也被纳入了管理范围。至于网络食品销售的买家们是不是都能及时实名登记,申请食品卫生许可证,出了问题之后赔偿责任能不能落实,消费者的相关维权难不难,恐怕还要观察一段时间,因为法规完全落地的难度还是挺大的。 所以,还请您在朋友圈购买“私家制作”时,多长个心眼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