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经纬》文章 关于阅读的境界 山里影人 我还是喜欢用“好酒、好摄”作为我的开篇,其实我的爱远不止这些,只是这些爱好经常作为同事、朋友之间的调侃而已。 今年暑假的时候,我的侄女中考完后,她的父母和几个姑妈都忙着给她借高一的教材,希望她先同学一步进入高中的学习状态,但孩子却不这样想,觉得很郁闷,但又没办法,只好躲着这些好心的长辈。其实这种状况在我女儿读高中时也这样,但当时我和孩子的想法是一样的,因为我的女儿也喜欢阅读,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学校的图书馆是她经常留下身影的地方,现在虽然她的工作也很忙,但从平时我们的交流中,可以感到她至今仍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因为如此,侄女的苦恼也让我颇为担忧,我就建议她在暑假读些闲书,也因为如此,引出了今天的话题。 当孩子读完一些内容后,给我谈了她的想法,我不好说什么,只好也和她一起阅读,因为我也喜欢。 我曾经读过近代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非常喜欢书中关于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的三句话。我是一普通的乡村教师,经常给孩子们说读书确实没有止境,重新读了王先生这段话后,我觉得读书没有止境,但却有境界。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为一项净化、丰富、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读书当然有境界。什么是境界,辞书是这样解释的: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 那么读书的境界呢?就我的感受而言,可以用几句古诗来概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这么一说,是不是也有点王先生的辫子“留就是留,没有道理”呢? 真的读书是要静心而读,只有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独,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鹜。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小桥流水,白云悠悠,找一处树荫,一本书、一杯茶,清静而优雅;在清冷的静夜中,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孤灯暖被,一本书,一个人,手不释卷,幽静而惬意。柳宗元诗云:“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这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是不是可以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来概括呢?此清静而优雅、幽静而惬意可以说是一种境界也。 我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的网名,我的移动设备命名都与这句诗词有关。书间如梦,一尊还酹明月,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真可谓时光现在最佳,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这也是 一种境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阅遍人间春色,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就可以达到“人书合一”的境界。 30多年前,我曾经独自登上过华山西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我当时的感觉,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书本中。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读书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书读到这样,那就是一种自我超越、超越现实、超然物外的境界。阅读才会让思想有足够的厚度,阅读才会使精神上有足够的力量,我们的心灵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升华至自由之境,这种境界已经是阅读的一种至高境界了。 当我的女儿快要上学时,见到我读书,她也要读,我就给她做了一些阅读卡片,其中一张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我最得意之作。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无止境。屈老夫子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是我喜欢的诗句之一,其实当我转业到学校的这种选择,也就是潜意识中对阅读的一种渴望,只是我转业到一所乡村学校后,一直忙于工作,课余要查阅一些资料,练一下手,或做点平面设计的东西,就疏于阅读。在一次进修学习后,我感到我的这种状态,会助纣为虐地传播谎言而不知,作一种“平庸之恶”,我不愿意成为“平庸之恶”,所以我又开始阅读。重新开始读书,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识的博大精深,要求精图新,就要毕生践履,倡导一种不断攀登、永远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内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灵魂中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这种“时人合一”的境界,是阅读的一种享受,有诗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读绵绵无绝期”这是一种超越空间的至远至臻的阅读境界,这种境界一直是吾向往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