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奖代补” 泸州小餐饮改头换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市积极开展小餐饮行业升级改造工作(转自泸州新闻网)
全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泸州市积极开展小餐饮行业升级改造工作,实现小餐饮从业户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做到证照齐全、亮证经营,消毒措施落实,环境卫生状况良好,为消费者提供卫生、安全的就餐环境。
昨日,记者来到江阳区、龙马潭区等地,实地查看小餐饮整改情况。记者看到,通过整改升级,大部分小餐馆内消毒措施到位,就餐环境改善,餐馆内主要位置张贴“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文明用餐,俭以养德”等文明标语。同时,通过对餐饮从业人员的培训,确保每一个从业人员上岗有健康证,餐饮店有卫生证,并设立证照公示栏,让就餐市民抬头可见。
龙马潭区
“三单三账” 分类推进小餐饮升级改造
昨日上午,记者在龙马潭区红星街道大通路看见,小餐饮行业升级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每一个餐馆内均可看见文明就餐的标语。据红星街道食药监所所长梁光彬介绍,大通路小餐馆较多,包含中餐、火锅、面馆等,在进行升级改造过程中,街道、食药监所逐户向餐馆老板做工作,宣传整改政策。同时,根据每一个餐馆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升级改造措施和方案,既按照升级改造标准进行整改,又要让餐馆从业者更方便。
记者看到,大通路一家烧菜馆,餐馆服务员正在对烧菜进行加热,由于使用的是天然气灶,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也很卫生。而在之前,该烧菜馆使用的是传统的蜂窝煤灶,加热较慢,不环保,也不卫生。而且蜂窝煤灶较占地方,该烧菜馆还存在占道经营的情况。梁光彬说,和餐馆老板商议后,他们用天然气灶替代蜂窝煤灶,让业主使用起来更方便,环境更美观。
而在大通路的一家面馆内,老板刘代惠正在厨房内清理物品。记者看见,整个厨房井井有条,各类调料摆放有序。“经过升级改造,整个厨房都铺上了瓷砖,增加了消毒柜、不锈钢菜架、灭蝇灯等。”刘代惠说,面馆干净整洁了,很多客人愿意到面馆就餐。
记者从龙马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在小餐饮升级改造中,龙马潭区按照“整改办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包保带动一批、考核量化一批、关停改行一批”的总思路,采取“三单三账”全力推进小餐饮升级改造。据悉,龙马潭区主城区现有小餐饮895家,需要升级改造的882家,有整改条件825家,其中档次低、硬件差、环境脏的小餐饮和无证餐饮为数不少,历来是监管重点和难点。截至目前,龙马潭区895家小餐饮经过督导整改到位850家,自行停业或转行经营37家,整改合格率达99.1%。其中,接收“以奖代补”申请630家,已验收510家,发放奖励资金179万元。
具体措施:
在升级改造中,龙马潭区建“台账”梳理名单,家底清;制“菜单”分类推进,思路明;开“处方”个性定制,下药准。按“一户一档”建立基础数据台账,已建立895户小餐饮信息库;按照“整体提升、硬件改造、关停转行”三类建立整改台账;按6个片区建立网格化管理台账,实行包保责任制。
同时,按照“以奖代补”标准提供4个类别整改“菜单”825份,下发技术指导表825份;建立立体式宣传攻势,营造氛围;树立示范效应,打造示范(样板)街3条;实施“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召开表彰推进会,对16户达标户发放奖金9.5万余元。
针对小餐饮店的具体问题及时“会诊”,现场开具整改“处方”对症下药;对进度缓慢拖延的责令限期完成,对不按标准整改、硬软件不达标的拒绝验收,实现整改一户、达标一户;通过电视、报纸宣传一批主动配合、整改效果好的小餐饮,曝光一批脏、乱、差经营门店,树立正反典型。
江阳区
“一户一策” 全力实现小餐饮提档升级
江阳区华阳街道丹青路于2010年建设完成,在这100多米长的街上,自发形成了小餐饮一条街,分布有30家小餐饮店及8家副食品店。记者了解到,由于这些餐饮店开业时间较长,大多存在设施陈旧、油迹污染较重等问题,成为江阳区小餐饮整改的重点区域。
昨日下午,记者在丹青路名为“宜宾燃面”的餐馆看到,经过升级改造,餐馆增设了碗柜、物品架、储藏室,安装了纱窗。“整改后,就餐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厨房更卫生,为客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餐馆老板雷瑞伟说。
据悉,丹青路按照“两改造一规范一提升”(即风貌改造、硬件设施改造,管理规范,强化素质提升)进行风貌改造。改造后,所有小餐饮店有统一的遮阳棚、加围美化的空调外机,每家经营户门前的绿化进一步美化,每一户有垃圾桶,对店招店牌、路面进行清理。在硬件设施改造方面,从整体布局、“三防”、洗消等方面进行整改,增添设施,确保经营有序,防止交叉污染。在规范管理方面,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证照公示、统一量化等级公示、统一管理制度公示、统一台账记录格式、统一后厨相关标识、统一食品安全承诺)。在强化素质提升方面,采取检查指导、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技能培训等措施,提升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技能和法律法规意识,教育和引导他们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对于以往历史形成的条件不足的经营户,鼓励煤改气等升级改造,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经营户奖励,以点及面,提升丹青路小餐饮管理和服务水平。
同时,江阳区在推进小餐饮提档升级中,将小餐饮科学划分为规范提升、后厨硬件改造、依法取缔三大类别,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方案”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小餐饮整体升级改造。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消费者认可、社会监督”的基本思路,着力推进餐饮服务示范街创建,全力打造丹青路、飞跃街等餐饮服务示范街,通过突出特色亮点,推进示范引领,带动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参与改造提升活动。区卫计局、食药监局等部门协同配合,指导南苑宾馆、酒城宾馆创建健康餐厅,以及梓橦路学校、国网电力公司创建健康食堂,提供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将创建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指数。
具体措施:
规范提升类:完成规范提升类改造690户,整体更新小餐饮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1000余块,切实做到统一悬挂许可证、量化分级公示牌、健康证及培训合格证,统一粘贴各类标志、标识,统一登记餐饮管理工作台账,统一添置灭蝇灯等设施设备。
后厨硬件改造类:将北城街道大北街、大河街、广场车站附近,南城街道铜店街、铅店街,大山坪飞跃街、百子图农贸市场,华阳瓦窑坝路、四公里等区域作为重点区域,各级人员驻点包抓,全力推进小餐饮后厨升级改造,完成小餐饮后厨硬件升级改造493户,广场车站附近、飞跃街等重要区域小餐饮升级改造效果较显著。
依法取缔类:对经改造也无法达到餐饮服务规范条件的,采取引导餐饮业主实施转行等办法,对全区40户小餐饮实施关停取缔。
记者 许世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