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62|评论: 2

[转载分享] 论文 建立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3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立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策略
  新课标指出实施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落脚于建立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机制,在有限的45分钟里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如何建立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谈几点建议。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合理地运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具、实物、多媒体、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进行PEP教材四年级第六单元“At aFarm”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以歌曲“Old Macdonald Has a Farm”引入,让学生在欢快的歌声中感受农场的热闹和喜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迅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二、进行合理的知识迁移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环节通常都是以学过的旧知识和日常生活为基础,进行合理的知识迁移和过渡。这就要求教师牢牢抓住旧知与新知之间的契合点,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感受,让新知与旧知在学生的大脑中进行思维碰撞,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小学英语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其思维能力。
  三、转化抽象的学习内容
  小学生的思维尚处在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但小学英语的相关语法大都比较概念化和抽象化,不仅难以理解,更不方便孩子记忆和掌握。所以教师在语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成形象具体的事例或语言。例如:“名词的单数形式”可以用“数量是一个事物的表达”;而“名词的复数形式”则可以变成“数量比一个多或多于一个的事物”;我们最常用的“第三人称单数”便可以解释成“别人一个人”。这样一来,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就变得生动活泼,简单易懂,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
  四、加强语法的讲解和练习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英语也不外如是,这些规则不仅是掌握英语的主要途径,对学生来说也是最困难的地方。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语法知识的讲解和练习,而不是一味地把英语知识灌输给学生,死记硬背,应该让学生在了解个中规则和缘由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和阐释。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与自己的旧知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一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知识亦是如此。在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发现和掌握其中的规律性,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奇妙无穷,更会使其惊喜万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因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的兴趣,发现其中的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带领学生一起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表演就是引导学生探究英语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学生本就爱说好动、擅长模仿且喜爱表现自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关英语对话的教学内容便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表演,每个小组自行分配角色,还可以根据对话内容添加动作表演或适当改编。各小组表演完毕后,先让同学进行点评,互相指出发现的问题,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综合点评,总结所学知识的规律。这种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其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习欲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教学,如动画、视频或制作相关的课件等;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这个庞大的资料库获取丰富的英语知识,并利用电脑的实验系统及微型软件去发现和总结英语知识的相关规律。
  六、拓展延伸课堂教学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合理的拓展与延伸,同时凸显课文的中心思想,并留有足够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发现新问题。例如在“Hats and Monkeys”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If you were that man,how could you get back these huts?”然后让学生自主讨论,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改编表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时让学生思考:“我们上台表演的农夫和课文中的那位农夫,最终都把帽子拿回来了,方法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凭借同一样东西拿回来的,这样东西是什么呢?”学生通过思考很快就会明白这样东西是“智慧”。从而使学生明白在学习与生活中要多思考,多运用智慧。这种拓展与延伸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好动脑筋的好习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12-2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过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发表  后收费  可加急
国家级期刊《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1月刊火爆征稿!有稿请速投!
可提供国家级、省级、核心等多种期刊,主编挂名、国家级课题均可操作!
Q  Q: 1575677523 (魏老师)
投稿邮箱:1575677523@qq.com
电 话: 15652606958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