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
2006年,在某市一个偏僻的街道,一辆小型的货车拉着满是一车的物品开向城外,车上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他的脸上满是喜悦,温暖的阳光和着那空气中一阵清凉的气息,男子口中轻轻的哼唱着不着调的歌儿。
人人都叫他老张,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二十年前他来到这座城市打工,还认识了他的妻子,两人二十年来风雨与共。而就在那一个月前,妻子告诉老张他要做父亲的消息,老来得子的老张和妻子商量后决定,为了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他们打算在老家附近的城乡买一套二手房,老张打算借他在工地上开车的工作经验去开货车,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幻想总是美好的,就在他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个身影从他的视线一晃而过,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急忙刹车,只见一个身影倒在路边,他立马下车,并在第一时间叫了救护车。(这个路段没有斑马线,大妈也是突然“冲”出来,老张还没有反应过来时人就撞上了……)
事后大妈在医院治疗,老张知道自己的责任,他想在事后赔偿大妈家一万元的医药费,可大妈的儿女不接受,在他们眼中大妈以后发生的一切都伤残都可能与这次车祸有关, 大妈家商定后竟然提出了20 0000元的数目。20 0000元,对老张家来说是他们夫妻二十年来还未存到的数目,更何况他家里还要为未出生的孩子开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这是天文数字。老张坚决不同意,就这样他们僵持了一个月,大妈去世了。他们儿女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老张。在索要巨额赔款未果后将老张告上法庭,事后老张背判将承担了所有责任,并被要求陪偿10 0000元,可老张没那么多的资金,为了不增家庭的负担他只好又加了几年的监狱的劳务,这几年老张每日度日如年,家庭也背负着各方面的压力,老张的妻子扶养着自己的女儿,可她也不知道他们的女儿从小就受着多少人嘲笑,受过多少人的冷冷眼相待,他们的女儿很是安静,因为她唯一能选择的是沉默,小小的生命已是超乎儿童的成熟,她不爱玩具,因为她明白家里的负担,她不爱撒娇,因为她有自己的担当……
老张的女儿名叫莉莉,是我儿时最好的玩伴,她很爱学习,是我眼中的好榜样,可自从那年她母亲一场大病后,她们家把房子卖了,回了老家。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联系了,直到前天在市医院碰巧遇见……才真的发现她变了好多,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15岁的年纪)原来回到家乡后的她再也没有上学,而是和外祖母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三年前她家来了媒人提亲,家里人也答应了……
我真的不知道现在的人生怎么了,我曾经最期待和我一起幸福成长的人儿,为什么沦落到今天?老张美好的未来就这样被无情的破碎?他们夫妻用半辈子的辛苦换来的却终是一场空,莉莉的生活如果不是这样该多好。我不明白为什么,当初老张为什么会有受如此的判决?(以下为个人观点)法律是维持个人利益和安全的,可面对那场悲剧的发生,难道就只有老张一人的错吗?许多律师告诉莉莉的家人大妈是弱势群体,可当弱势群体到了违规的事时都是那些无辜人的责任,这未免又是对于正常人的不公平。法律公平公正,可面对这事事的变动又是否全都面面俱到呢?把责任全归于老张虽是保护了大妈家,可在同时也毁了多少人的命运,如果你现在老张的角度,你会理解他们一家人的无助与绝望。老张并非有意去撞伤大妈,可就因为大妈是弱势群体,老张就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这是对老张这个普普通通的本份工作的人的不公平,是对他妻子一人扛起一家人负担的不公平,是对莉莉从小悲惨命运的不公平。难道法律更偏向于弱势群体而忽略本无辜的人儿?
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定能有多考虑当事人的生活能有多好,如果法律能为那些本是无意的人多一种宽容该有多好,如果……那么就不会在解决一个悲剧的同时,又有另一个悲剧的诞生。(以上为个人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