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惟廉而后能平,平则公矣。不廉必有所私,私则法废,民无所措手足矣。《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篇幅简短,仅仅八条,便道尽党员干部在为人为事为官上廉洁自律的原则性和重要性。 清廉者,民之所向,民之所护;贪者,民之所背,民之所恶。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如王安石、于谦、周恩来、沈浩等皆是民之所向所护者,而赵高、蔡京、陈希同、周永康等皆是民之所背所恶者。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故党员干部要为天下先、做表率、当标杆,自觉培养廉洁自律的高尚品质,继承并发扬党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让清廉之风飞扬于四海。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根本宗旨,时时自省律己,勤为民,守清廉,使得处处都飘扬着风清气正的旗帜,才能让人民感到幸福,才能让人民同心向党,社会才能自然和谐,国家才能安定有序。 一人廉则家廉,家廉则域廉,域廉则国廉,国廉则天下昌。廉洁是人的优良品质,同时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要秉承传统以塑造自身优良的品质,用优良的品质为政为民,树立形象,建立威信,民才能有所仰,才能有所服,才能有所安。朱舜水在其《伯养说》中云: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自古至今,清廉之士都被人们四处传扬而千古流芳,如被誉为“一钱太守”的刘宠、世称“包青天”的包拯等等;历代皆是在清廉的政治氛围中走进了辉煌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等。由此可见清廉对于人和国家是多么的重要。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廉则正,正则洁,洁则平,平则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太平盛世,党员干部更要将廉洁自律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坚守理想信念,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