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鉴宝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麻辣生活论坛
›
麻辣龙门阵
›
济公活佛教导:做人的真理(转载)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2967
|
评论:
0
[心灵鸡汤]
济公活佛教导:做人的真理(转载)
济公活佛教导:做人的真理(转载)
[复制链接]
亲人37
亲人37
当前离线
积分
114
发表于 2016-1-1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济公活佛:做人的真理
济公活佛,宋朝天台人氏,俗姓李,名修缘,剃度于杭州西湖灵隠寺,法名道济,为方便度世,佯为颠狂,世人戏称为济颠,实为古佛再来,倒驾慈航,游戏人间,万家生佛,普渡三曹(上渡气天神仙,中渡善人,下渡鬼魂),同登天堂,所以天上人间,共尊为活佛师尊,三期导师。
俗云:“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在梦中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那么逼真,但醒来之后,却是什么也没有,只是一场空,但在梦境中,我们却沉溺于五欲(财、色、名、食、睡)之中,无法自拔,轮转再轮转,求出无期。 世人总谓鬼神之说为虚、为假、为幻,遂至争名夺利、丧心病狂,为了钱,什么坏事皆为,等到梦醒时(肉身毁坏,灵性苏醒)方才悔误,但已来不及了!
经云:“天难谌(chén,相信),命靡常”,其意是天赐给人的命运并非一定的。因为《感应篇》又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虽然人之命运是自己累世所召的因果,所显现的路径,但是,世界上有两种人是不照命运而行的,一是经常犯错的人,一是经常行善的人,此两种人的命运一定未照本来的命运而行。
俗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经验与智慧之化身,能承欢膝下,遇到因难就有人可提供经验,免入歧路。
孝顺之人虽累生累劫累世有诸多之业障,但以今世能行孝顺之举,则可消去甚多之业障及因果,可获得龙天护法善神之庇佑,纵遇灾难亦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也,勉之。
仙佛每每训诲世人,努力修持人道以接天道。人道首重“孝”字,所谓“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世人如能诚心做好“孝”道,则成仙做佛无难也。
什么叫做人道?就是做人的道理,应对进退要有礼貌,人与人相处之间,对人恭恭敬敬、和和蔼蔼、快快乐乐,自然人道就好,人道好,必可达天道。
你要服务别人,要先懂得人心啊!为何知人才能够知天啊?你不懂人心,怎么符合天心?你不懂得天心,如何顺从人心啊!完全在于你自己的用心。
常常要让别人觉得自己就像住在天堂,也让别人觉得跟你在一起,好像在天堂。
世人每于造罪、造业之时皆不知自己之错,凡事只想到自己的好,却未对他人之受害以同理心来怜悯之,等到受恶惩之时再来哭天喊地已无用矣!
人间、地狱都不是你们的归属,我们是有使命而来的,不要妄自菲薄。替老天担当,代天宣化是我们的本份,为什么?天生地养的嘛!天地恩、父母恩最大。
人生世上,孝悌为本。《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吾人果欲孝道无亏,生前固应竭尽孝敬之诚,死后尤须实行超拔亡灵之功,俾得永脱轮回之苦,而享受理天(天堂)之清福。不过为子孙者,若欲超拔九玄七祖,幽冥鬼魂,究竟怎样渡法,始可达到目的。必须修道有恒,有功有德,对道有表白者,方能超拔,此可谓:“一子入道,九祖光荣,一子成道, 九祖超升。”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乃基本之人伦,人道立天道方稳。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父母若已往生,则己当努力修行、念佛,广行阴功积德,并以功德回向予双亲,则可言孝也。 因双亲在世时,为抚养我们长大,颇多造业。如三餐饮食,如非素食,则杀业遍造,加上不知修行、行善,以了脱轮回,故多沉沦地府,无法出苦,然子女却多不知。故须己身修行、行善,以回向先人,拔其出离九幽之苦,方可言孝也。
每个人只要心存感恩,就会活的很快乐。
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每个人都要去经过。修道的人和平常人并无两样,因此修道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为师传给你们的也就是平常道。
谁能看空“酒、色、财、气、爱、恶、欲”?保持心不染着,当然就能达到本性的清净,但是能达到此种心境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若非大智大慧的人,实难“行之”,“悟之”。
生死乃人之常情,有生必有死,俗云:“未注生,先注死。”人未出生即已注其死期,除非有修之人,或行大阴功积德或行大恶之举,否则甚难改变既定之因果,若能好好体悟此理,则生亦无所喜,死亦不足惧焉。且人生在世不在命之长短,而在其在世之时,能否对世人、社会或国家有所贡献而定,能于短暂人生岁月,对世人有莫大之启迪,如复圣颜回,虽英年早逝,但其灵却亘古而长存,精神永不灭,虽死犹生,此谓之“活死人”。相反的,有些人虽活得久,但于人世毫无所贡献,说穿了,只是行尸走肉一般。甚至为了个人之私欲,造罪造恶,更是为世人留下坏榜样,此谓之“死的活人”,试问诸生,何者较有意义?
人的一生有一定的岁月要走,而且有一定的事情要经历,这也就是说,人来到世界上有一定的使命,这些事情为什么会降临到你的身上,就表示那是你这一生所要学习的。因此,每一个人在这一生中都有要学习的东西,都有要成长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遇到的困难和环境都不一样。有的人说:“我要学的东西那么多,比较苦命。”可是人是活到老学到老,学得多,这个财产才丰富,所以愈命苦的人,将来愈有钱。徒儿们要知道,这一生中都是在学习,所以才会遇到想不透的事情,明明是别人的故事,怎么今天也会落在自己身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让自己学习成长的机会。
人生的大事,乃是要知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人生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呀?就是尽了自己的职务,完成使命了责任。人生最悲苦的又是什么?是自己责任未了。
重性命而修者,三期普渡,天道也;重伦常而行者,世间普通,人道也。
人道是天道之枝干,故修天道者,得先从人道立足,为起发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曹中最重之事,天地处处监察人心,时时监视行为。若与生身父母不知孝敬; 手足兄弟不知亲爱;对于亲友,敷衍了事而不忠;心口不一而无信;无礼无义,寡廉鲜耻之辈;修行亦无益,人道既失,遑论天道乎?
所以修天道的,应以尽人道为先,孔子说过:“下学而上达”,能尽人道,则近乎天道矣。
修道要从人道做起,自己没先做好,如何说道真、理真?
待人处事是修道第一要务。人有没有修养,从你待人处事中就可以知道。多往别人为你付出的方面去想,就会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有如此感觉才会去改变自己,才会进步,如一昧地要求别人,那么自己是永远不会进步的。
生活就是道,道就是生活,只要将道应用在生活上,就是修道了。修道不是奇奇怪怪,也不是困难的事,只要你懂就可时时应用,这就是“道”。本来人是不用修道的,只因贪嗔痴欲望太多才要修。修就是整理,把心整理干净,这就是修。
道在日常生活之中,一呼一吸动静之间皆要合乎道理。凡夫与佛的自性并无差别,只在迷与悟之间。迷者众生,悟者成佛。修天道依你的愿,尽你的心,依照天理做事,与人情世故无关。同时,修道人要见道成道,敬老尊贤、重义气、知礼仪,把道实行在日常生活当中。
什么叫慈悲?爱到最高境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与人同乐谓之慈,拔苦谓之悲。人家有痛苦,替人家去除痛苦;别人没有快乐,我们积极给人家幸福、快乐,谓之慈悲。
世人谈修,终日挂在嘴边,但吾问汝,汝修得何物?修得心安理得吗?修得安然自在乎?能努力行忠、孝、节、义乎?能处处为人着想乎?以上诸问试扪心自问做到几分?如若全做到,那老纳恭喜汝;如若不能做到,或只七、八成,则皆不及格也。望世人谈 “修 ”之修道者好好反省反省,以免寿命终了之时,天堂无路,地狱之门大开,那悔之晚矣!
宗教者,如同指南针一样,它告诉你正确的方向,如欲要航海者,必要拥有指南针,方免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宗教者,又如气象台,它告诉你未来天气之变化,如一位登山者,若是不听气象台之指示,就贸然登山,一遇泠酷的天气,或是烟雾蒙蒙之时,登山者遇到山难,岂不是悔不当初。今日众生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时就如在大海茫茫之中,或是在登山路途之中,往往自信满满,不听劝告,有日迷失方向或堕落之时,方大唤以往之愚痴,但为时已晚了。故吾希众生皆要听气象台之发播,更要携带指南针,以策安全也。
宗教的意义并不违反自然,反而要人更趋于天性的自然,如《中庸》上记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由此段便可知晓人皆有本然的天性,顺乎天性而为,就是“道”。可是,人们往往不能依此而行,每每超越道德的樊笼,更做出不仁不义的事,所以圣贤仙佛不忍人性堕落,因此,才提出教化的准则,让人都能够修心养性。例如,一个恶人,或是一个曾经做过坏事的人,或是一个正准备做坏事的人,他们最坏的打算,就是人死万事空。而不知人死只是肉体之死,人的真我(灵性)又在实相世界重现,人生只不过是多戴了一幅躯壳而已,所以排斥宗教的人,就是拼斥自然法则的人,这种人也往往毫无忌惮地纵情造业,以致富贵贫困,荣辱得失,因果轮回不停,这就是人性的悲哀。
大道之门,在末世之时,已是大开普度,各引有缘道子。若是生逢此时,尚不能接近道门修道者,那么真是空来此生也!
不管你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付出代价,不要害怕付出代价,而要害怕你自己的心,是不是常动摇?做任何事情,不要只想见到成果,而不想付出代价。
人的自性蒙上了一层污垢,就难以明白真我;就像人的心地一样,常往善的方向走,心地就会越光明磊落。
当你在受苦,在逆境时,要把你们的心当做平常心,就不觉得苦。
如果你的心一直只想快乐,只想吃好、穿好就觉得最幸福、最快乐。但是你要了解,这种乐往往会把你引诱到最痛苦的地方去,所以今天明白这一点,不管在人生旅途中,或者修道途中,不要怕辛苦,不要怕受难。所谓“思无邪”是至理至性、存然无染、反璞归真、自然而然、一心不忮不求、没有什私心。正心就是无邪,如保赤子之心一样,没有前后左右,卓然而立。
修道要专心,不要受着外力的影响,来迷失了我们自己,越是努力的去尽心,你们的自性之光,才会越来越亮。
生、老、病、死,乃自然之过程,世人不必为亲人之死而悲伤,因死亡只是形体之毁,于精神则无损。故世之人所应重者乃在生之时,如何努力行功了愿,而不是到了寿命将尽之时,再来忏悔,再来求修大道、造功果,此则恐晚矣!老衲盼世之人皆能看破生、老、病、死,一切顺应自然之法则,则方不致沦入死之悲伤与生之喜悦也,勉之。
财宝之物,人人皆爱,人人皆争,可是所争乃是假宝假财而已。却不知真财真宝,住于自身方寸宝地之中,只有在自心方寸,方能寻到,方能得到。今日之人,自己之方寸宝地有真宝真财,却不知珍惜,因此渐渐遗失,反换来假宝假财,更加添罪孽,负载孽债,终将沉沦,尚是不知,不悟,还在沾沾自喜。咳!众生!众生!等你三寸气断,金银难换“真宝身”时,后悔已迟。倒不如在生之时,便打开心窗心门,接受神的福音,不要自作聪明,蒙蔽本性,自障慧根,自弃大道。
因此,迷人贪财贪物,争享荣华,殊不知争享荣华者,沾染浮华的习性,终被浮华所困;悟人流血流汗,为洗众生之罪,终将洗清自己之罪,清净自性,逍遥圣境。两者差别在此也。
手足之情乃人伦之至亲,直如手心与手背之关系,世人焉可为“财”而撕裂了兄弟间之和谐,甚而为争产而闹上法庭,彼此互告?老衲相信汝之先人黄泉下有知的话,亦必潸然泪下也。奉劝世之人当深悟“兄友弟恭”之理,兄弟同心,将父母及祖先留下来之财产,拿来做善事,诸如建庙、放生、印善书、施棺、济贫……等,不但先人罪业消除,得超解脱之地,汝之后福亦无量无边也,勉之。
你要自己消减罪过,才会得到好的业报,你想赚钱多,不去做善事,有一天那个钱就掉了;但你做些善事,钱虽然会流出去一些,其实这些善事是在帮你积德,那样才能把这些钱栽上去,有事业有财势的人都是存心善的人,恶人的财富是不很久的!心恶有一天这些财富就留不久,上天不会让你拥有财富且让你纵横霸道太久,上天总是会公平的,所以我们要自己消减罪业,徒儿要小心体会!这有高就有低,即落入阴阳五行,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子,我们知天达地,要了解这个道理的重要性,徒儿们慢慢的心境达到了,就能了解了有失必有得,少一些不良嗜好,对自己比较幸福,嗜好很多,就得靠自己的毅力,设法去除,把那些恶习都戒掉,你们就能够活百年数!
我们每个人不但在佛堂中要“圆”,在社会在家庭中也要圆满,我们将自己的角色扮演好,素位而行,这也可称为“圆满”。
旦夕祸福在转眼之间,无常即刻到哦!所以,要在你们有限的生命当中,培养出你们的精神。要怎么培养精神呢?为师这里所说的精神是要有深度和广度的。精神要怎么样才会有深度、有广度呢?什么是深度?什么是广度?你的精神深度,就表示你的内心有涵养。你内心的涵养、内在的修持、你的慈悲心、你的天良有多少,就有多少的深度。所以有人说:“这个人很肤浅”,因为他的内心没有涵养,与人斤斤计较、不圆融,所以人家说他肤浅。精神要如何才算好呢?就是培养你们的深度。而什么是广度呢?广度表示没有边际。怎么样才能让精神达到广度呢?圣贤仙佛因为把整个生命都付出给世界、付出给国家、付出给社会,所以,他的精神就很广。如果你只把生命奉献给自己、奉献给自家人,那你们的广度就有限。你们是天地人三才之一,你们有你们的使命,有你们的责任,你们的使命和责任就是代天宣化!天不能言、地不能语,你们就有这个责任与使命,去把上天的意思传达出来。如果你的修道只是为自己好,那么,你的精神就不能广为流传。这种既没深度又没广度的精神怎么能流传?
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身在忧患的困境当中,但要让这土壤孕育出丰硕的果实、丰收的稻穗。如何让稻穗成双穗呢?就得看自己如何去培德?如何去实行?所以为师要你们时时刻刻都要应乎天地之情、天地之理,好不好?
修道人格健全是很重要的,但要如何做呢?“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就是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的本份。孔子“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你们现在明白了,要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无论大小事,认其去做,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最悲哀的不是死亡,是迷、是执着。
要了生死,一定要断烦恼,你们烦恼由什么而生?因为有贪、嗔、痴,“贪”,常常贪心不足、愤愤不平,也常常生爱欲,看到什么爱什么,爱不得就生痛苦,所以烦恼从三毒来,三毒就是贪、嗔、痴。“嗔”,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忿怒,不高兴、生气,要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能事事顺心如意,如果事事顺心如意就不用做人了,就可做仙佛。“痴”,痴心妄想,想了入迷就叫痴,痴的话就愚,痴愚,痴愚,常常是连在一起的。这些贪、嗔、痴,就是烦恼的根,就是痛苦的泉源。 众生就是不能保持常觉的心,如果觉性常保持,就是仙佛菩萨与圣贤。觉就是不迷的心,常常清醒的心,那就是觉,觉就是不迷,常快快乐乐的。如果常保觉性,成道有余。为什么不成道?因为众生觉性只保持三分钟的热度,一经人事的历练,就黑暗了。
要以根本为主,本立道生,根本是什么?人道有哪些?三纲五常、五伦八德,必须一一宣导,你若不从根本,好高骛远,那不叫修道,脚步慢慢来,每天有每天的进步就行了。
在家中有摩擦,就看你们是用什么心,把摩擦化为助力。道降火宅,圣凡双修,对不对?巧妙运用你们的时间,运用你们的妙智,把一些不该有的是非转掉。你在佛堂做了一个不错的榜样,到了家庭是不是也这样?对先生、对孩子、对公公婆婆?修道感化他人,自己就要先做标杆,就算夫妻一起到佛堂做事,夫妻同修,回去以后呢?太太跟婆婆吵,先生打孩子,这样子家人会受感化吗?如果你真能做到“人道”,尽你的责任,这才能为人标杆,不要被人家说成表里不一。
身为家中的成员,要用诚恳的心对待家人,诚恳就是道,对于每一个人都要如此。夫妇之间如何诚恳?要互相体谅。而父子之间,父亲该严的时候,就要严;应当慈悲的时候,要慈言相劝,如此才不会有如生活在战场上,如处在地狱般。所以该严格时要依理导引,给他真正的理路;而慈的时候要打开他心中的结一以贯之,从人伦家庭进而道场,再进而社会,一直到各个地方,所以呢,修天道要从人道做起。
道经有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因此,道之宝贵,难以言说,难以形容,唯有上士、上根、上善、上智之人,方能体会珍惜。下根、下智之人,只得在名缰利锁之中打转,受七情六欲湮没,受六道轮回转轮。
成功的人要存什么心?慈悲心、爱心、耐心、信心、诚心、真心、感恩的心、报恩的心、知足的心、欢喜心。
此一“道劫”之期真是天上人间皆落难,天下教均应劫而受磨练,成仙作佛原本不难。可惜的是修行之人往往忽略了人事的修为,认为自己修行已达高峰,愩高的心性便一一表露出来,更有者目空一切。须知唯我独尊的想法乃是修行者的致命伤呢!
人之所以流浪于三界,受六道轮回之所牵制,乃因不明“二种根本”之故。何谓“二种根本”?
其一乃吾人用识心攀着于外界之六尘,以致随着意识攀缘之心而造下各种之业障,身三(杀生、偷盗、邪淫)、口四(妄言、两舌、绮语、恶口)、意三(贪、嗔、痴)等十恶业之业障,求出苦之无期,生生世世落入因果、落入轮回之中,良可悲也!
其二乃吾人自心本自清净,皆俱如来之智慧、德相,只因不修、不悟,遂让己清净之心渐次染污、沉沦,回天无望,永堕九幽之苦,实可怜焉!老衲盼世之人能明了老衲之心意,努力勤修,以避阎罗及轮回也,勉之。
希望你们秉持着这片无憾无悔的心,踏上这条返乡归路,让你们的眼泪为众生而流,把你们的欢笑奉献给众生,把拥有的一切通通回馈,这就是你们的本份、使命。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